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在线无弹窗 > 第118章 陕西天赤如血甘肃海晏河清(第2页)

第118章 陕西天赤如血甘肃海晏河清(第2页)

崇祯沉吟片刻,摇头道:“不必。他尚有一用。”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太监匆匆入殿,跪地禀报:“陛下,魏忠贤旧部中有人求见!”

崇祯眉头微皱:“何人?”

“回陛下,乃昔日掌管漕运的张文岳。”太监答道。

崇祯沉思片刻,最终点头:“带他进来。”

不久后,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臣步入殿中,跪地叩首:“老臣张文岳,拜见陛下。”

崇祯淡淡道:“你既曾掌管漕运,可知如今南北粮道情况?”

张文岳答道:“回陛下,目前南方粮草尚可支撑半年,但因流寇猖獗,运输困难。若陛下愿启用老臣,老臣可设法疏通河道,确保粮草源源不断地运抵京师。”

崇祯微微颔首:“好,朕便给你一个机会。即日起,你暂任漕运总督,协助户部尚书整顿南北粮道。”

张文岳感激涕零:“谢陛下信任,老臣定竭尽全力!”

王承恩在一旁默默观察,心中却隐隐不安。他知道,崇祯此举意味着朝堂即将迎来一场新的变革。

而在千里之外的辽东,卢象升与杨嗣昌正商议下一步作战计划。

“敌军粮草断绝,短期内难以发动大规模进攻。”卢象升分析道,“但我军亦不可松懈,必须加强防御。”

杨嗣昌点头:“此外,还需密切关注朝鲜动向。一旦皇太极胁迫朝鲜出兵,我军腹背受敌,形势将更加严峻。”

卢象升沉声道:“此事交给我来办。我会派使者前往朝鲜,晓以利害,使其保持中立。”

二人商议完毕,随即各自行动。

而在遥远的北方,喀尔喀部的战火仍在蔓延,漠北的风雪依旧呼啸不止。命运的齿轮已然转动,大明能否在这场生死博弈中逆转乾坤,尚无人知晓……

李定国率领五千精骑连夜撤回山海关,途中风雪交加,寒风如刀割面。将士们虽疲惫不堪,但士气高昂,皆知此战不仅摧毁了敌军粮草,更极大削弱了皇太极的攻势。

黎明时分,大军终于抵达关城下。卢象升亲自出迎,见李定国策马而来,满身风霜却神情坚定,不禁露出欣慰之色:“李将军辛苦了!此战大胜,陛下必有重赏。”

李定国翻身下马,抱拳行礼:“末将不过奉命行事,不敢居功。”

卢象升哈哈一笑:“你这一战,足以载入史册。走,入城详谈。”

二人并肩入城,进入议事厅后,杨嗣昌亦已等候多时。他起身拱手道:“捷报已快马加鞭送入京城,陛下得知后龙颜大悦,特赐‘破虏先锋’印绶,并授‘奋勇伯’爵位,以彰其功。”

李定国神色一震,随即单膝跪地:“谢陛下隆恩,末将誓死效忠!”

杨嗣昌满意地点点头,随后正色道:“然而,此战虽胜,却未必能彻底遏制皇太极南侵之势。据探子回报,辽西敌军虽粮草断绝,但皇太极并未退兵,反而加紧调动兵力,似乎另有图谋。”

卢象升沉吟片刻,缓缓道:“若敌军仍执意南侵,我们便只能坚守山海关。此地易守难攻,只要补给充足,便可拖住敌军主力。”

杨嗣昌微微颔首:“此事我已与户部商议,调拨十万石粮草,确保前线无缺。此外,陛下已下令启用魏忠贤旧部中尚存之人,尤其是那些熟悉漕运、盐务的老吏,以稳定南北粮道。”

李定国闻言,眉头微皱:“魏忠贤旧部?这些人昔日权倾朝野,如今虽失势多年,但仍有残余势力暗中活动。陛下此举,恐有隐患。”

杨嗣昌叹道:“陛下亦知风险,然如今国事艰难,用人之际,不得不起用旧臣。况且,这些老吏虽有过错,却精通政务,若能妥善利用,或可为朝廷所用。”

卢象升沉声道:“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守住山海关。只要此地不失,大明便仍有翻盘之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