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免费 > 第119章 灾民若可赈济便赈济若事不可为则当优先保全边军(第1页)

第119章 灾民若可赈济便赈济若事不可为则当优先保全边军(第1页)

崇祯元年四月二十八日,一支规模庞大的马队孤独地行走在陕北大地上。赤红的天色下,这支马队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如此数量的队伍,却显得异常安静。风沙呼啸,卷起黄沙,让整个世界都透着几分蚀骨的悲凉。

。。。

李定国回到山海关后,便一头扎进了军营之中。连日奔波,虽疲惫至极,但他心知战事未息,不可懈怠。他召来麾下诸将,细细盘问各路斥候传回的情报,又亲自巡视城防,查点兵械,确保万无一失。

夜色渐深,议事厅中灯火通明。卢象升与杨嗣昌亦亲临军营,与李定国共商对策。三人围坐案前,地图铺展于桌面之上,密密麻麻的箭头、圈点标记着敌我动向。

“皇太极此番受挫,必然不肯善罢甘休。”卢象升沉声道,“据最新探报,辽西前线已有调动迹象,似有分兵南下的意图。”

杨嗣昌点头附和:“若敌军真欲绕道朝鲜,从侧翼包抄山海关,我们必须早做准备。”

李定国沉思片刻,缓缓开口:“末将愿率精骑三千,出关巡查辽东沿海要隘,以防敌军偷袭。”

卢象升略显迟疑:“你部刚经历大战,将士疲乏,是否可行?”

李定国抱拳答道:“末将深知军情紧急,不敢以疲惫为由推脱。若陛下信任,末将愿即刻出征!”

卢象升与杨嗣昌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赞许。最终,卢象升点头应允:“好!但务必小心行事,不可孤军深入。”

次日清晨,李定国整备人马,再度披挂上阵。五千精骑中抽出三千随其出征,其余两千则留守关城,以防万一。卢象升亲自送至关外十里,拍肩叮嘱:“一路当谨慎,若有异动,速派人回报。”

李定国拱手作别:“末将领命!”

话音落下,马蹄踏雪而行,三千骑兵如一道黑线般消失在苍茫雪原尽头。

与此同时,京城乾清宫内,崇祯正独自批阅奏章。窗外风雪呼啸,殿内却温暖如春,炭火盆中跳跃着橘红火焰。王承恩侍立一旁,默默注视着皇帝的身影。

忽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小太监气喘吁吁地跪禀:“启禀陛下,朝鲜使节求见!”

崇祯微微抬头,目光锐利:“何事如此急切?”

“回陛下,朝鲜国王遣使前来,称后金使者已至汉阳,逼迫其出兵助战。”

崇祯眉头微蹙,沉吟片刻后下令:“宣使节入殿。”

不久后,一名身着朝鲜官服的使者步入大殿,恭敬行礼:“臣奉国王之命,特来禀告陛下,后金使者已在汉阳停留三日,言辞强硬,要求我国派兵南下,协助攻明。”

崇祯神色不动,淡淡问道:“朝鲜之意如何?”

使者顿了顿,低声道:“国王本无意相助后金,然惧其军威,恐遭报复,故特遣臣前来请示陛下,望朝廷能赐予援兵,以保国境。”

崇祯沉思良久,缓缓道:“朕知朝鲜处境艰难,然唇亡齿寒,若任由后金得势,朝鲜亦难独存。朕可调拨两万边军,驻守鸭绿江一线,以震慑后金,使其不敢轻举妄动。”

使者闻言大喜,连连叩首:“谢陛下厚恩!朝鲜必铭记大明恩德!”

崇祯摆了摆手:“退下吧,朕自有安排。”

待使者退去,王承恩上前低声问道:“陛下,真要调拨边军入朝?”

崇祯轻轻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非也。朕只是给朝鲜一个承诺,让他们安心拖延时间。真正应对后金者,还需靠我们自己。”

王承恩恍然大悟,点头称是。

数日后,辽东前线传来消息??李定国所部在辽东沿海发现敌军踪迹,已展开追击。卢象升闻讯大惊,立刻召集众将商议对策。

“敌军果然意图绕道朝鲜,从侧翼包抄我军防线。”卢象升语气凝重,“必须尽快支援李将军,否则一旦敌军突破鸭绿江防线,后果不堪设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