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营展现了自身的价值,才能够从府衙中抠出钱来。
很多地方將领,现在手头就几个亲兵,连架子都没搭起来。
跑去衙门要钱,一个个都遭受了社会毒打,领教到了什么是文贵武贱。
不备上一份厚礼,连门都进不去。
文渊阁,五大阁臣齐聚一堂。
“诸位同僚,裁撤冗员的计划,遭遇到了困境。
今天召集大家过来,就是要商议一下,后续该怎么推进下去。
史阁老你之前负责吏部,对冗员问题最熟悉,先说说具体情况吧!”
庞亨升率先开口说道。
新官上任三把火,內阁重组之后烧起的第一把大火,就遭遇到了麻烦。
如果此时放弃,对內阁的权威,將是一个重大打击。
“首辅,从清查情况来看,朝中的冗员主要有三部分。
一部分是陛下日常封赏的,这些人多是宗室、勛贵、外戚。
直接把人赶出朝堂,这肯定是不行的。
吏部的计划是保留这些人的职衔,允许他们享受相应品级的待遇,但发放俸禄时会增加宝钞比例。
目前进展相对顺利,这些人不指望朝廷的俸禄过日子。
除了嘴上骂了几句之外,倒也没闹出什么大乱子。
麻烦的是后面两种。
我朝除了科举入仕,还有承荫制度和举荐制度。
第二部分冗员,就主要来自承荫。
因为个人能力问题,承荫入任的大都会被安排到閒散衙门。
隨著时间的发展,这个群体也日渐壮大,导致很多衙门超编,
第三部分冗员,则是正统科举入仕的。
或是因为考核不过关,或是遭到贬斥,造成了一部分官员被边缘化。
这些官员等同於虚衔,平常时期无事可干。
除了领取俸禄之外,一年到头都不会到衙门中报导。”
史元虎脸色阴沉的说道。
事先没有把脉络清楚,低估了裁撤究员的难度,
別人都可以理解,但他这前吏部尚书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就太不应该了儘管大家嘴上没明说,心里对他的办事能力,还是產生了怀疑。
偏偏他也是有苦难言。
吏部尚书不是万能的,有些敏感的事情,他是无法过问的。
在入阁之前,他绝对不敢谈裁撤冗员,哪怕关注一下都不行。
內阁擬定的裁撤標准,本身就非常的宽鬆。
只要手头有事情干,管是否重要,都不算是冗官。
尷尬的是清查之后才发现,平常不干事领取的俸禄的官员,比实际干活的人还多。
这种得罪官僚集团的活儿,除非內阁足够强势,否则根本推行不下去。
“看来是我们之前考虑不周,既然大家的入仕方式没有问题,那就不能直接把人赶回家。
我看对一应閒散官员,主要以劝返为主。
临近致任的,那就安排他们提前致任,一应待遇按正常官员致任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