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项城来信。”
李守礼接过账册和信,先拆开给他的那封,快速浏览,越往后看,眉头拧得越紧,待看到项城李宅门前已聚集有五六百流民,将信一把拍到了桌案上。
户部崔湜是武三思的人,当年也是他向武三思进言矫诏诛杀神龙政变功臣。没想到,现在竟是大胆到私吞赈灾粮,置灾民于不顾的地步,真是丧心病狂。
还有韦后和李裹儿,利用墨敕斜封之制大肆卖官鬻爵,封敕的斜封官已达五千余众,这些人上任后,更是会层层盘剥百姓用以敛财。天灾加上人祸,百姓从武周之乱中还未得喘息,就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李守礼看着另一封信上李元纮三字,陇西李氏自李昭德后向来明哲保身,仅以时雨和丹阳房李家的关系,李家是否会冒这个险?
从时雨的信发出到现在已过了四日,不能再等了……李守礼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
“从安,去请户部度支郎李元纮过府一叙”。
项城李宅。时雨和沁宁正在听管事的报告近两日的情况。
“禀二小姐,表小姐。从丹阳房各家凑的二百担米目前还剩下三十担,再加上这些时日在项城采购的八十担粮食,最多还可再供应三日粥。但流民还在不断地往项城涌,仅昨天一日就又增加了二百余人,如按照这个速度,两日后就断粮了”,负责采买的于管事擦了擦额头的汗。
“去往外地采买粮食的人可回来了?”沁宁听后,也是发愁,现在李宅分别在项城各处设了四个粥棚,每日救济的灾民已达千人,如果两日后米粮跟不上,一旦流民起乱,后果不堪设想。
于管事摇了摇头:“紧临项城的陈州其他各城,现在粮价已比之前番了二倍,但目前粮食已出现短缺,陈州府已下令控制每日出售粮食的数量,以保当地百姓日常用粮为先。”
信已发出四日,即使当天李守礼能将项城情况上达天听,长安距项城一千余里,等朝廷调度粮食过来,也需四五日之后。
“表姐,于管事,赈灾之事仅靠项城李家只是杯水车薪,我已将此地情况送往长安,但两地相隔千里之遥,剩下的粮食至少要撑上四天。”
时雨沉思道:“从今日起,救济的粥要减量,先保证不饿死人,总好过两日后断粮。一旦减量,也要防着有人生乱,还需于管事多增加些人手维持秩序,另多加安抚灾民情绪”。
长安胜业坊,邠王府。
李守礼把两封信都递给李元纮。内容一致的信,时雨写了两封,还通过邠王的手递给李元纮,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李元纮看完,陷入深思。李守礼倒是不急着他表态,老神在在地品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他与邠王只有几面之缘,皆与他表妹有关,但关于邠王在朝中如何打算的,他是一无所知,邠王虽是他未来的妹婿,但此人身份敏感,身为李氏皇长孙,但按礼制却与皇位无缘。他没有办法仅凭表妹的一封信,就把丹阳房李氏绑在邠王这艘明显不太安稳的船上。
“如若邠王邀下官前来仅是商讨项城赈灾一事,下官清楚,以邠王在朝中的地位,凭邠王一已之力即可解决。下官想知道,在解决项城一事之后,邠王的打算”。
李元纮决定,与其与邠王这种城府深沉的人绕弯子,还不如开诚不公。
李守礼放下茶杯,看着这位丹阳房的后起之秀,虽然年纪轻轻,但能见微知著,倒是个通透的。
“李郎中久在州县任职,比本王更清楚当前朝廷积弊。本王的打算很简单,国之所乱,就是本王剑之所指。即使没有陇西李氏,本王所谋之事也不会有任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