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第131章
◎更新◎
不用多说,发现刘东的选款天赋极高后,梁万和卢海风十分“从心”地扮演起了拎包小弟,站在老大身后,老大指哪件,就把哪件拿在手里。
他们这次要进秋冬季的服装,但款式也不宜过多,总体上,是以时尚、百搭、一衣多穿为关键词来选款的。
在秦老板这儿,刘东只选了六个款式,四件衬衫,两件半身裙。
半身裙用的布料都不算薄,款式也新颖少见,刘东觉得,带回安城,应该会很好卖。
退一步来讲,就算安城秋天时间短,大家觉得买件半身裙、一年也穿不了多少时间、不划算,他们也大可以把裙子再带到南方来卖啊!
“秦大哥,就这六个款式,四种衬衫,我们各要一千件,半身裙,各要五百件,总共多少钱?”
跟梁万他们做过一回生意,多少能猜到他们大概赚了多少钱,这些进货量,显然跟他们手里的本钱是对不上的。
但秦有民并没有多问,无论人家是想稳一手、留一部分钱当退路,还是打算再去别的档口瞧瞧,这都是人家的事儿。
服装批发市场的档口这么多,万万没有哪个人在这个档口拿了一次货、就必须一直在这里进货、不能去其他档口的道理吧?
他们是开门儿做生意,又不是强买强卖,搞一些幺蛾子,既费事儿又得罪人,何必呢?
心里比对了下成本价,结合着他自个儿的赚头,秦有民给出了个相对合理的价格。
“四款衬衫都按十块钱一件算,半身裙是十二块钱一件,总共是五万二。”
上次,梁万他们也是去逛过其他档口的,回安城以后,又特意了解了下服装面料、工艺、版型有关的这些事儿。
尽管在这一行,他们仨依旧只能算是小有经验的新手,但,秦有民有没有“狮子大开口”,他们心里是清楚的。
看似跟喇叭裤比起来,这次衬衫和半身裙的进货价几乎都翻了一倍,但衬衫的染色、印花工艺,半身裙独特的面料,这些都需要算进成本里。
这样的进货价,秦有民是有赚头,可他们也绝对不会亏本儿的!
“行!秦大哥是实诚人,就按你说的来!货先放在你这儿,我们等会儿过来拿的时候,咱们再去邮局取钱!”
十五万的货款,当然不可能随身带着,放在眼皮子底下,安心归安心,可关键是,太重了啊!
谁让现在人民币的最大面值就是10元呢?十五万块钱,就是整整一百五十摞的人民币,装在包里、一直背着,傻子都能猜到里面装的是什么吧?
所以,从安城出发前,梁万就去邮局把钱汇了过来。
虽然在填完汇款单以后、在核对上面信息的时候、被工作人员打量了好几眼,但梁万并没有把这事儿放在心上。
他去的是城北的一家邮局,而他们一家人日常的生活行动轨迹,都跟城北沾不到半点儿关系。
就算他要汇出去的金额较大,但谁说他就不能是国营单位的人、在给公家办事儿了呢?
“好!那你们再转转,正好,我这边儿点货还得一会儿呢。”
秦有民爽快答应,事实上,通过邮局汇款的方式,已经是来鹏城进货的这些人比较常用的办法了。
虽说邮局会收取手续费,但这笔手续费最高也就五十块钱,用一点儿小钱买个安心、免得在来鹏城的路上要一直提心吊胆,在绝大多数人看来,都是十分划算的。
言归正传,上次他们仨把所有的筹码都压在了喇叭裤上,逛其他档口的时候,兜里没钱,也就跟走马观花似的,没怎么细看。
但这次,时间充裕,钱也够用,当然就得精挑细选了!
梁万和卢海风相信刘东的审美,但这件事到底没有经过验证,刘东心里没底儿,做决定的时候,就开始犹豫了。
卢海风替他捏捏肩膀,好让他放松下来,又说:
“天气慢慢转凉,要不,咱们进点儿毛衣回去卖?我看这些毛衣的款式都挺新颖,跟我妈织的那种简单花样儿完全不一样。”
刘东皱着眉头,没思考多久,就有了决断:
“你别忘了,坐办公室的那些大姨大姐,有的是时间织毛衣,心灵手巧的人,织出来的花样儿,一点都不差,这样,咱们可以少进点儿,先拿个一百件试试水吧!要是卖得好,那就再说继续进货的事儿呗!”
梁万隐约看出来了卢海风的用意,于是,他也跟着“提建议”道:
“要不进几件呢子大衣?我看质量不比百货大楼里卖的差,安城那么大,总有不差钱儿的人嘛!”
闻言,刘东连忙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