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明末封疆笔趣阁无弹窗 > 第437章 错了错了(第1页)

第437章 错了错了(第1页)

夜色深沉,晋国公府的书房内,只余一盏孤灯。魏渊独自坐在案前,桌上摊着赵信整理好的、关于盐帮头目身份和活动区域的密报,旁边是那份推行的“盐票”制度详细文书。烛火跳跃,在他疲惫却毫无睡意的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白日的喧嚣和算计褪去,深夜的寂静将一种更深沉、更刺骨的寒意渗入骨髓。寺庙中那些盐帮亡命徒临死前扭曲的面孔、狂热而空洞的眼神,还有那句夹杂在喊杀声中的嘶吼。“特权都让权贵们拿去了,老百姓还怎么活!”如同魔咒般在他耳边反复回响。他端起早已冷透的茶,却迟迟未饮。目光落在摇曳的烛火上,思绪却飘向了遥远的时空彼岸。一个伟岸的身影,一句穿越时空的箴言,如同惊雷般在他脑海中炸响:“要把我们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敌人的人搞得少少的……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魏渊的手猛地一颤,冰冷的茶水溅出几滴,落在“盐票”文书上,晕开一小片墨迹。他怔怔地看着那片墨迹,仿佛看到了自己精心设计、自以为是的妙计,其底色上沾染的、难以抹去的妥协与污浊。“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魏渊低声呢喃,嘴角泛起一丝苦涩到极点的自嘲。“那位伟人,以弱胜强,靠的是唤醒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而我魏渊呢?坐拥钦差之权、国公之尊,手握历史先机,却在做什么?”他霍然起身,在狭小的书房内焦躁地踱步。冰冷的青砖地面传来刺骨的寒意,却不及他心头冰封的万一。“为了稳住江南大局,为了减少推行新政的阻力,我把盐务改革的‘甜头’,那些特许经营权、那些合法暴利的份额,优先分给了谁?是盘踞地方、根深蒂固的四大家族!是那些本就富可敌国的豪商巨贾!我试图用他们的‘利’,去换取他们暂时的‘安分’!”“可是……”魏渊猛地停下脚步,拳头重重砸在书案上,震得笔墨纸砚一阵乱跳,声音里充满了痛苦和愤怒。“那些真正靠贩运私盐糊口、在运河上风里来雨里去的盐帮底层呢?那些被漕运衙门压榨得喘不过气、只能铤而走险依附盐帮的灶户、纤夫呢?还有那些……那些寺庙里被白莲邪术蛊惑、如同行尸走肉般扑上来的‘刺客’们!我给了他们什么?!我所谓的‘分化瓦解’,核心竟是用更大的特权去收买盐帮的上层!这和那些权贵们分食民脂民膏,又有何本质区别?!”“特权都让权贵们拿去了,老百姓还怎么活!”盐帮刺客那句绝望的嘶吼,此刻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魏渊的心上。他自以为穿越者的优越感,自以为高明的权谋算计,在底层百姓活生生的血泪和绝望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如此卑劣!“我错了……大错特错!”魏渊闭上眼,深吸一口气,胸膛剧烈起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我现在,恰恰成了被盐帮底层、被那些走投无路的老百姓‘统一战线’所针对的目标!他们恨那些敲骨吸髓的权贵,也恨我这个看似公允、实则继续在分配不公上添砖加瓦的‘晋国公’!白莲教正是利用了这种滔天的恨意,才能轻易蛊惑人心,驱使他们来杀我!”一股强烈的冲动涌上心头。他不能仅仅坐在书房里,看着冰冷的报告和计划。他必须亲眼去看看,看看他试图安抚的“权贵”们,是如何运作的;看看那些被他政策无形中推向深渊的“老百姓”,到底在承受着什么!“沈炼!赵信!”魏渊猛地推开书房门,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立刻准备!明日一早,随我出府!”天刚蒙蒙亮,金陵城最大的货运码头——龙江关,已是人声鼎沸,汗臭与河水的腥气混杂在湿冷的晨雾中。魏渊、沈炼、赵信三人早已换上了一身浆洗发白的粗布短褂,脸上抹了灰,头上戴着破旧的斗笠,混杂在等待揽活的苦力、挑夫和前来贩运的小商贩人群中,毫不起眼。沈炼负责警戒,锐利的眼神隐在帽檐下,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周围。赵信尽管年岁不大,但凭借其军旅生涯练就的粗粝气质,更像一个沉默寡言、饱经风霜的老把式。他们的目标,是码头一角那片戒备森严、挂着“漕运盐政”灯笼的官署区域。那里,正是盐巴特许经营权的核心——漕运衙门在码头的派驻点。很快,一艘满载麻袋、吃水极深的大漕船靠岸。船还未停稳,一群穿着号坎的漕丁便凶神恶煞地跳上跳板,挥舞着鞭子,驱赶着早已等候在岸边的苦力们:“滚开滚开!官盐到了!闲杂人等退避!”苦力们被驱赶到一边,敢怒不敢言。一个穿着绸缎长衫、留着八字胡、满脸倨傲的吏员在几个凶悍漕丁的簇拥下,踱着方步走到船边。“王管事,您辛苦!这一船‘雪花盐’,品相可是顶好的!”船老大点头哈腰地递上文书。,!王管事眼皮都没抬,用鼻子哼了一声,随意翻了翻文书,手指捻了捻,船老大立刻会意,将一个沉甸甸的小布袋塞进他袖中。“嗯,还算懂规矩。”王管事这才露出点笑模样,随手用指甲在麻袋上划了个口子,捻了点盐粒看了看,便漫不经心地道:“行了,按老规矩,抽三成‘损耗’。”“三成?!”船老大脸色一苦,“王管事,这…这路上损耗哪有这么大?小的们这一趟跑下来,本钱都快……”“嗯?!”王管事脸色一沉,旁边一个漕丁立刻上前一步,手按在了刀柄上。船老大吓得一哆嗦,连忙改口:“是是是!三成!三成损耗!应该的!应该的!”接下来的一幕,让混在人群中的魏渊看得怒火中烧!只见漕丁们粗暴地打开麻袋,竟不是抽查,而是直接用大瓢舀起白花花的官盐,肆无忌惮地往旁边准备好的空麻袋里装!那动作麻利至极,显然早已习惯。一袋袋上好的官盐,就在光天化日之下,被以“损耗”的名义,公然克扣了近三分之一!这些盐,最终会流向何处?不言而喻——必然是那些有门路的豪商,或是……盐帮!而这,仅仅是开始。官盐卸船后,轮到那些持有少量“盐引”(官方小额贩盐凭证)的小盐贩上前领盐。一个头发花白、佝偻着背的老汉,颤巍巍地递上自己积攒了半年才办下来的小额盐引和几枚铜钱。“就这点?”负责分发的小吏撇撇嘴,掂量着铜钱,一脸嫌弃。他拿起瓢,在盐堆里随意一舀,却只舀了浅浅一层,倒入老汉的布袋里,连盐引上额定分量的一半都不到!“官爷!这…这分量不对啊!”老汉急了。“嚷什么嚷!”小吏眼一瞪,“盐引是盐引,这是‘落地费’、‘保管费’!不懂规矩?要不要去衙门里学学规矩?”旁边的漕丁狞笑着围了上来。老汉看着那少得可怜的盐,又看看凶神恶煞的漕丁,浑浊的老眼里满是绝望,嘴唇哆嗦着,最终颓然地低下头,抱着那袋轻飘飘的盐,蹒跚地挤出人群,背影凄凉得如同风中残烛。不远处,几个码头苦力趁着间隙,在一个破棚子下啃着冰冷的杂粮饼子。他们低声交谈着,话语断断续续飘入魏渊耳中:“……唉,张老四家的船,上月被查了‘私盐’,船扣了,人还在大牢里……”“……这官盐价高得吓死人,还掺沙子!私盐是犯法,可不贩点私盐,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啊?”“……听说盐帮那边,日子也不好过了,漕运衙门抽成抽得太狠,白莲教那边还要上供……逼急了,真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什么世道!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晋国公?听说是个好官?可这盐……啥时候能让我们吃得起啊……”每一句话,都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魏渊的心上!他脸色铁青,藏在袖中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指甲深深嵌入了掌心。他亲眼看到了!看到了漕运衙门是如何与权贵勾结,将代表国家专营的“特许经营权”,变成了公开掠夺的遮羞布!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层层盘剥,将官盐价格推高到让百姓望而却步!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利用手中的权力,将那些试图走合法途径的小盐贩逼入绝境!看到了他们是如何制造出巨大的“需求”黑洞,迫使无数像张老四那样的底层百姓,不得不铤而走险,投入私盐贩运的怀抱,成为盐帮的根基,也成了白莲教可以轻易煽动和牺牲的炮灰!“一点活路也没留……”魏渊看着那老汉佝偻远去的背影,听着苦力们绝望的议论,心中充满了冰冷的愤怒和前所未有的清醒。他之前的“盐票”制度,试图用新的“特权”去收买盐帮上层,本质上,不过是给这个已经腐烂透顶的“分赃”体系换了一个看似更“规范”的包装!它或许能暂时团结四大家族,但它解决不了最根本的问题——压在无数靠盐吃饭的底层百姓身上的、这座由特权、贪婪和腐败筑成的、令人窒息的大山!不打破这座大山,不真正给底层百姓一条活路,无论他设计出多么精妙的“合纵连横”之计,都无法真正根除乱世的土壤,更无法阻止白莲教利用这滔天的民怨继续兴风作浪!“回府!”魏渊的声音低沉沙哑,带着一种压抑到极点的风暴。他最后深深看了一眼那挂着的“漕运盐政”灯笼,仿佛要将这腐朽与罪恶烙印在灵魂深处。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将不再仅仅是与盐帮、白莲教的斗争,而是一场更为艰难、更为凶险的战争——一场面向自身的自大!面向这根深蒂固的特权利益集团、向这吃人的盐政制度发起的战争!:()明末封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