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大理寺卿今天修罗场了吗封面 > 4050(第1页)

4050(第1页)

第41章第四十一章“落子无悔——你输了。”……

几日后。

永安宫内,殿中香气沉沉,帘幕厚重,日色难透。

几缕烟气缭绕在宫灯与帷幔之间,缭绕得人几乎辨不出虚实。黄铜炉中焚着名贵的赤乌香,是陆贵妃特意命人从道观中取来的香料,据说能安神清气、通脉醒脑。

圣上斜倚在榻上,神色倦倦,身边宫人皆低垂着头,不敢出一丝响动。

而殿中唯一站立的女子,却正巧巧一笑,娉婷上前,将一盏温着的赤瓷金盖盏递了上去。

“陛下,方才道长亲制的新丸,药性更和顺些,陛下昨日服下两粒,今晨气色已好许多,不若再试一丸?”

陆贵妃柔声细语,手中瓷盏稳若无事,语气温婉得体,却不容置疑。

圣上抬眸看她一眼,神情似有迟疑,却到底还是伸手接过。

那丹丸泛着淡淡光泽,带着药香与辛香混合的奇异气息,略一入喉便化开一股暖意,自胸腹之间散开。

圣上闭眼歇息片刻,再睁开时,果然觉得脑中清明不少,仿佛连胸口闷气都淡了些。

“这药……”他喃喃低语,“果然有奇效。”

陆贵妃盈盈一笑,垂眸福身:“陛下圣体安康,是臣妾之福。”

圣上靠坐回软枕之上,沉吟少顷,忽低声道:“昨日之事,查得如何了?”

陆贵妃轻声:“已问出数名宫人供词,说御膳房与梁贵妃宫中传膳交接处确有问题,至于毒物来源……怕是难寻。”

她微顿,轻巧地补上一句:“……而且,奴婢曾听闻,梁贵妃宫中有私养外道之嫌,常召民间术士入宫祈福,御前之事也屡次泄露……”

圣上眼神微冷,未言语。

但那沉默,本就是默认。

半晌,他挥了挥手,声音不高,却已定夺乾坤。

“梁氏德行不慎,即日起,贬为才人,禁足无召不得出。”

“……李珩——身为宗室,竟与外臣牵连银案,结党营私,亦即日起,禁足王府,不日发落。”

此话一出,殿中侍从皆默然低首,惊雷之下,无人敢动。

陆贵妃伏地一礼,低垂的眸中却掠过一抹几不可察的笑意。

她缓缓起身,袖中藏着一封密信,那信是昨夜从户部递来的,说李珩昔日所掌银粮库有银数失落,而供奉旧账竟与晋国公沈淮景之名相关……

大理寺正堂,卷案堆叠如山,署吏来去匆匆。

秋日午后,天色渐沉,一纸公文从户部案牍库急急送至大理寺,落在顾行渊面前的乌木书案上。

封皮上清楚写着:《大昭三年户部银粮库旧账卷下》。

“这是新查出的旧账?”顾行渊眉心微拧,抽出案卷,目光一扫,指尖却骤然顿住。

那一行笔锋清晰的签注,赫然写着:

【供银户沈淮景,时任户部侍郎,兼督西南转运银务——】

他盯着那行字,眼底逐渐沉下去。

沈淮景。晋国公。

沈念之的父亲。

他往后翻了两页,银数差额并不算大,却奇在账目回流模糊,调度令无备,且下拨渠道绕过了两道按察,几乎构成避审之嫌。

这一笔银,就是今日牵连李珩的户部旧案核心线索之一。

“顾大人。”

属吏在门外小心禀报,“中书门下那边传话,说银案若有定论,速以三日内复旨圣听。此案事涉皇子、贵妃,圣上颇为关切。”

顾行渊未应,指尖敲了敲桌面,冷静至极地开口:

“将今年和早年户部往来户册,沈淮景当年调任时的吏签、印信、过账银条全部调出,命法曹带人去银粮司查档。”

“三刻之内送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