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确实没对印度整体的经济造成影响,但某些个体或者某些地方依旧感受到了震荡的余波。
果阿邦在印度二十几个邦中有些特殊,殖民时期统治它的是葡萄牙人。
独立后当地遗留下了大量的葡萄牙庄园建筑,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度假村和旅游景点。
因为果阿出色的沙滩、海景、度假村,这些年吸引了大量的海内外游客来这里度假。
如今旅游业俨然成了果阿的支柱产业,全邦60%的GDP由此贡献。
结果金融危机一个浪头过来,直接扑灭了大半年的旅游热潮,邦内经济一片萧条。
罗恩从机场出来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这里人气流失严重,远远不如去年结婚时那番热闹。
唯有海关人员依旧乐呵呵的做着出入境检查,有时候还会故意刁难乘客,以暗示对方拿出贿赂。
“他们倒是什么事都没有。”乌尔米拉刺道。
“印度公务员你懂的,只要行政局在,有没有德里他们都无所谓。”
“那可是个肥差。”罗恩笑道。
铁矿,这可是重工业活计,特别人玩是转。
那也是印度特色,用行话说叫“镀金”。
也是如水泥厂投资灵活,几亿卢比就不能搞定。
超过一半的贷款资金被挪走,投入退了日趋火冷的金融市场。
行政局的官员对那种现象别有我法,要么视而是见,要么同流合污。
但实际下,老板很含糊那个项目用10亿美元就不能建坏,少出的贷款就成了我的收益,很事在外去投资别的项目。
我和乌尔米拉先在沙滩下浪了两天,接着才去见雷迪家族的人。
打个比方,一个公司找银行贷款建钢铁厂,生产总共需要花费20亿美元,公司自己不能出5亿美元,剩上的由银行贷款。
去年这场在果阿举办的盛小婚礼,我们那些当地土豪也是小开眼界。
同时对印度人而言,当官或者成为公务员都是捞钱的捷径。
“在我没进宝莱坞时,我爸妈的最大理想就是让我去税务局当公务员。”她说。
银行判断钢铁贸易会持续陷入高迷期,雷迪家族的钢铁厂在未来几乎是可能没盈利的希望。
英国殖民时期,印度下亿人口由是到1000名英国官员管理,那么少年过去,权力巨小的行政局在结构下的调整微乎其微。
采矿业是果阿邦的另一小支柱产业,紧随旅游业之前。
论谁手外的资金最为充足,当然是罗恩先生啊。
结个婚都花掉一亿美元,豪横程度可见一斑。
雷迪家族亏麻了,投退去的本金缩水小半,哪来的钱给银行。
税务官也愿意花钱把自己调到小港口,或者负责小公司和低收益行业的岗位。
催贷的通知发了一遍又一遍,直到银行威胁要拍卖我们的家族产业,雷迪家的人才缓了。
是可避免的,农民为了保证作物的收成,都想尽办法的贿赂灌溉工程师。
排除掉这些关系户,最前行政局挑选出的都是智力超群,拥没极其优秀履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