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干粮,大伙儿便又开始上路。他们得天黑之前赶到子午驿站,不然就得夜宿郊外。
阿蛮迟迟不肯动身,看着马车发怵。她的腿到现在都还痛着呢。
崔琰见她苦着个脸,知道她不愿再坐马车。他正好也想找个机会威胁下她。
“宛娘子不若骑我的马,我刚好和张叔一同策马扬鞭。”崔琰道。
阿蛮有些怕他,但一想到他们一行这么多人,谅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她实在是怕了坐马车。只要不坐在马车上,都行!她恨不得爬着去长安了。
见她要骑马,月娘着小桃从车上取下帏帽给阿蛮戴上。她很疼惜阿蛮,这一路已然把她当成自己的妹妹,总想着照顾她。
阿蛮以前在马场骑过马,是以当她手脚并用爬上马背时,也能策着马儿往前走。
淮哥儿见阿蛮骑马,也嚷着要骑马。柳三便把他捞上自己的马背。淮哥儿兴奋得嗷嗷直叫。
一行人说说闹闹出发了。
只是不多时,阿蛮由于骑术不精,她和马儿掉在队伍的最后面。
崔琰下车,行至马儿跟前调侃:“宛娘子的速度,怕是快见不着大部队的影子了吧。到时候我可不敢保证我会做些什么事。”
阿蛮被他吓到了:“我还是回马车吧。不然拖慢了进度,我们天黑都到不了驿站。”
崔琰见她那谨小慎微的样子,心情大好:“无妨,如若宛娘子不介意,小爷我带着你同骑。”
说完,也不管阿蛮愿意不愿意,翻身上了马。
阿蛮想起他刚刚的威胁,怕他故意掉队,然后杀了自己灭口,带着哭腔道:“崔郎君,我发誓,你的事我谁都没讲过。”
崔琰看到自己的威胁起了作用,很是受用,哈哈大笑几声,策马扬鞭起来。
阿蛮赶紧抱着马脖子,生怕把自己颠下去。这人不是受伤了吗,咋还这么有精神。这么得瑟,小心掉下马摔死你。阿蛮恨恨地想。
柳三见二人同乘而来,面露古怪。虽然他平时闯荡江湖,男女同乘不在少数,不过大多都是江湖人士,不拘一格。但这崔郎君看着正人君子样,怎么不知道礼数?而这宛娘子也不似寻常村姑,咋也跟着胡闹?这传出去她名声该将如何?但转念一想,他与那二人不甚相熟,也就不想多管闲事了。
倒是月娘,听到动静,拉开帘布,看到阿蛮和崔琰同骑一马,有些讶然。她知阿蛮心思单纯,但这崔家七郎却是人情礼数周到,阿蛮莫不要被崔家郎君哄骗了去。
这崔七,看着家世不错,人也长得周正,却是这等登徒之子。不行,得瞅个机会,把阿蛮拘在自己身边。
是以子午驿站邸店停留后,月娘就拉着阿蛮聊天,把她拘在了马车里。
阿蛮有了个借口,谢天谢地,终于不用再受那杀人魔的折磨了。
一路上,再没遇到什么变故,一行人紧赶慢赶,终于在申时左右到达了长安。
马车从城南明德门进城。
此时城内的贩夫走卒正急急忙忙往城外赶路。大家要趁城门关闭之前赶紧出城。晚了就得住在坊内,长安城房价高,连带着客栈价格也贵。就是那最差的容身单间,也要花费小商贩辛苦半天的营收。是以人们宁愿出城在郊外过夜,也不愿意宿在城内。
一时间城门口汇集了大量出城的人。
阿蛮没有过所,虽然上次在金牛客栈侥幸逃过,但这次进城,排查只会更细,怕是不好糊弄过去。
柳三便让阿蛮藏在货物箱里侧,逃过城门口的身份查验。阿蛮身量小,蜷缩在箱子里,再盖上些被子衣物,倒也看不出来。
哒哒的马蹄声,伴着吱吱的车辙声很是催眠。不多时,阿蛮伴着这些声音在黑暗中睡着了。
进城倒是顺畅,守城的小兵检查过所后,就放行了。一行人进城后找了个角落停好车。
柳三打开货箱,见阿蛮还在熟睡。“宛娘子,醒醒,到长安了。”柳三轻轻摇了摇货箱。
阿蛮这才惊醒。许是累极,阿蛮这一觉睡得极好。她爬出货箱的时候还没恢复意识。
崔琰见她那迷糊样,哈哈大笑:“看来这一路走来,宛娘子还是最喜坐货箱里。”
淮哥儿拍拍手,天真道:“阿娘,我也要睡货箱。”
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阿蛮揉了揉太阳穴,这才想起,自己来到了唐朝,准备进长安,因为没有过所,才躲进货箱睡了一觉。这会儿怕是在城里了。
她一下子有些失望,一路上她无数次幻想,醒来后就能恢复正常回到家里了。
阿蛮呆呆地喃喃:“到长安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