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长安小娘子txt > 异乡月明(第2页)

异乡月明(第2页)

屋子早就收拾好了,小厮平安已等候多时。见崔琰回来,赶紧叫小厨房上菜,伺候他就餐。

崔琰累极,简单吃过饭便躺下了。

窗外的月光洒落下来,晦涩不堪。正如他的心情。家族重担压在每个崔氏子孙身上,太过沉重。

他内心还是喜欢四处游历,无拘无束。但现在他是崔氏的一把利刃,由不得他有其他想法。

话分两头,阿蛮与月娘进到院内,就看见天井处摆着一张四方矮桌,桌上摆满了菜。

淮哥儿拉着阿蛮奔向桌边。“哇!阿娘,好多好吃的呀。都是我爱吃的,太好啦!”

小家伙撒开阿蛮的手,坐到桌边。“哇,这里还有玉露团和胡饼!”淮哥儿惊喜道。

他的眼睛被食物吸引到了,欲伸手取食,忽然想到月娘对他的教诲,便缩回手规规矩矩坐在矮凳上,等候大家入座。

月娘笑着道,“这些都是你阿爷备的。他常常来信,问‘我的儿平时都喜欢吃什么呀,阿娘就在信上全告诉他了。”

淮哥儿水汪汪望向齐大郎,全然没有了初见时的陌生感。

父子俩隔阂消失不见。

阿蛮随着齐录事和月娘入坐。

唐时的吃饭礼仪和现在有些不同,是一人一食分餐制。每个人一个食案,食案上摆满了餐食。贵族吃的精细,每次菜品仅一二,待吃完后随时有奴婢上新菜品。

齐录事家是普通人家,便一次全上齐了。她见食案摆满了各式的食物,有肉有菜,很是丰盛。

“宛娘子可否告知家种情况,我明儿上值,托人打听打听。”齐录事一边给淮哥儿夹菜,一边问道。

阿蛮临时没法胡诌,便把自己的父母名字告知齐录事。

齐录事记在心里。

一晚上,月娘和齐录事轮流给淮哥儿布菜,一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阿蛮第一次坐在四合院的天井吃饭,凉风习习,月光抚面。确有另一番风味。但她抬头看着淮哥儿依偎在父母身边,一家人阖家欢乐的样子,有些心酸。

她想爸妈了。

她怕在众人面前掉眼泪,便草草扒拉了几口,借口身体不适便回了西厢房。

月光从窗外撒在床边,她突然想起小时候背的一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她难过极了。

也不知道爸爸妈妈现在怎么样了,几天没接到她的电话,他们该着急了吧。找不到她,他们得多伤心啊。

她又想到会不会有平行时空,她的那个时空,还有另一个‘她’在正常地过着她的生活。但是一想到有另一个‘她’正享受着父母的爱,她更难过了。

于是她压着声音抽抽嗒嗒哭了起来。

哭够了她开始为明日发愁,总这样寄宿别人家不是个事。日久生厌。她不能消耗月娘对她的情谊。她需要赚钱,养活自己。到时候自己另租个小院。

可是能做什么呢?女性在现代职场,都是弱势群体,更别说古代基本就没有什么女子可以谋生的行当。

刺绣?她一点都不会。字画?她比不过古人。况且,她只会写简体字,别人不一定能看懂。唱歌跳舞?在古代好像不是正经营生。

她想了好久,都不知道能做什么,便打算明日醒来后,问问月娘的建议。

吃完饭赵嬷嬷领着淮哥儿回房睡觉了,给月娘和齐录事留下独处的时光。

正所谓小别盛新婚,二人回屋后,齐录事满面荣光,从床边暗格里取出一个木盒子,傲娇地交给月娘。那样子像是在说,“快些夸夸你家郎君。”

月娘打开后,里面是两枚银元宝和一些碎银子,还有一张地契文书。她看着这些财物,思及夫君孤身在外打拼,身边也没个人知冷知热,眼泪便啪嗒啪嗒掉了下来。

“大郎,辛苦你了。”

大郎轻轻擦掉她的眼泪,道:“不苦,你和淮哥儿来了长安怎么样都不苦。这是我之前攒下的积蓄,去掉买田和租宅,我们还有盈余。照着这个速度,咱们再攒个三四年,就能在这长安,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宅院了。”

月娘被他感染,也跟着憧憬:“到时候我们再买些田地。你在外拼搏,我在家相夫教子,给淮哥儿攒下些家业。”

大郎刮刮她的鼻子:“都依你。”说罢,深情款款看着她。

月娘本来生得美貌,在灯下的映衬下,更添几分娇羞。她害羞地低下了头。

大郎温柔地将她拥入怀中,与她耳鬓厮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