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单是给昌平郡主府送马的单子。
腊月十三这日,又是个大雪天。
清晨敲钟后,天还微微亮。
阿蛮一袭男装,和行社伙计在解禁后便顶着风雪前去南郊马场。这批马是西域进贡的大宛胡马,其身材高大挺拔,头部小巧精致,颈部细长如弓。
几人到马场一看,顺溜的金色、栗色、银白色,皮毛光滑如缎。他们将六十六匹金色的马儿聚拢在一起,在白雪的映衬下,一片炫目金光。
怪不得昌平郡主只要金色大宛马。
趁着天色还早,路上行人不多,几人赶着马儿到了永兴坊。阿蛮指挥着大伙儿将马儿赶进马厩。趁大家休息的片刻,她找到马夫清点数目。
马夫见她是个女子,好奇地多打量了一番。“娘子看着甚是面生呢。”
这些皇亲国戚日常事务总有专人负责,但有些会外包出去交给相熟的人。
阿蛮想起张骡马的嘱咐,赶进掏出一小块碎银子,递给马夫:“老丈,我乃余总管的远房侄女,在京城讨口饭吃。”
马夫收下银子,也不再多说什么。
“宛娘子,你怎么在这?”原是那蹴鞠场上的杨二郎。
杨二郎素与郡主交好,二人自小便玩在一块儿。前两日昌平郡主就告诉他,前不久西域进贡的时候,陛下将宝马赏赐给了她母亲新昌公主,她央着要了过来。今儿他特地抽空过来瞧一瞧。不料在此见到了阿蛮。
阿蛮没想到他居然跟郡主关系匪浅:“见过杨郎君。今儿送马到郡主府。”
杨二郎本来在陪郡主试马,看到阿蛮后撇下她跑到门口与之攀谈起来。郡主心下不喜,骑着大宛马近身。她坐在马上,微微歪头,眉梢轻佻,眼神漫不经心将阿蛮从头到脚扫视一番。呵,还以为是个美若天仙的娘子勾得杨二郎找不北,看来也不过尔尔。
杨二郎兴奋上前:“郡主,这就是我之前跟你讲的那个蹴鞠娘子,太厉害了。”
阿蛮行礼:“民女见过昌平郡主。”
郡主连眼皮都没抬一下:“起身吧。”说完策马离开了。
杨二郎又道:“前几日我就在寻思着,等雪停了找你再打一场蹴鞠。可巧今儿就遇上了。”
“杨郎君可先玩着,近来靠近年关,行社掌柜的又受了伤,事情比较多。估摸着开春了才得空。”
“无妨,等你空了再一块儿玩。对了,叫我砚书就行。”
“好的,杨郎君。”
“砚书……”杨二郎定定地看着她,誓有不喊不罢休之意。
阿蛮无奈:“砚书。”
“哈哈……这才对嘛,以后喊我砚书就行。你先忙,我陪郡主试马去了。”杨二郎说完,挥挥手走到郡主身旁。
只见杨二郎一身玄色锦袍,绣银线流云纹,身披绯红狐裘。郡主一身绯红圆领窄袖长袍,腰系革带挂暖玉。二人策马扬鞭,好一副鲜衣怒马恣意少年郎之景,阿蛮心道。
马夫见阿蛮与杨家郎君相识,态度立马恭敬起来。阿蛮谢过他后离开。
一行人回到行社已是巳时,阿蛮讲份子钱分给大家,而后到西市骡马店结账。
往回走的时候,恰好碰见花娘在酒肆门口揽客。二人寒暄了几句。
“柳三郎还未回京吗?”花娘随口一问。
“十日前就回了,只是途中遇到匪寇,背上中了一箭,死里逃生才一条命。现在还在休养中。”
花娘手中酒壶的水洒了出来:“那他现在还好吗?”
“箭头拔出来了,前几日反复发烧,这两日才稳定下来。赵神医说元气大伤,还得金贵药物供着才能好。估计得三月半载才能好。”
花娘心思全在柳三受了重伤,心中担忧他的伤势。阿蛮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而后某天傍晚,小桃准备关门落锁。却见花娘立于门口,赶紧将她请了进来。
花娘向阿蛮鞠躬:“好姐姐,明儿我想去瞧瞧柳三郎,你帮我一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