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万历革新免费阅读 > 第20章 经略辽东(第1页)

第20章 经略辽东(第1页)

不过这些想法只能去慢慢推行,却不好用来说服张居正。

“但即使如此,只要开垦田地,兴修水利,种植如冬小麦等耐寒作物,辽东或许不能供给其他军镇,但自给自足,留有余財,並不是什么难事。”

朱翊钧决定转变思路,即使自给自足,也足够大明对辽东进行投入,他还拿出了辽金当例子,“不然昔日辽金何以立足?”

“但国朝在推行新政。”张居正不想一边开战一边改革。

財政並不宽裕。

但朱翊钧计划让辽东自给自足的提议也稍稍打动了张居正。

从地图上看辽东距离京师很近,但实际上却格外遥远。

辽西走廊狭窄、道路泥泞,运输物资损耗巨大,路途上竟没有一处河流可供漕运。

至於海运则自不必提,海运在大明已经討论烂了,能大规模海运早都运了,和阴谋论者说的什么百万漕运体系一点关係都没有。

为了维持漕运,大明可是冒著几千万人受灾的风险不让黄河改道的,哪里会因为什么百万漕运而不去海运的。

不大规模海运只是因为海运不现实。

但懂地理的都知道渤海、黄海秋冬季多大风、海浪,航行条件恶劣,不仅如此,初春时节海面上还漂浮著从更北方海洋流下的大块浮冰。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故而,大明理论上只有不到半年的海运时间。

但理论是理论,实际是实际。

辽东半岛南部在春夏之际会时常起雾,可达每年九十六天,部分地区可以连续二十七天都有大雾。

这么一算,大明只能保证每年三个月左右的海运时间,而且还不能遇到偶尔会出现的春夏季的颱风海浪。

三个月左右且不稳定的海运如何和稳定运输一整年的漕运相比?

因此海运在大明只有尝试和屡次提起,却自始至终没有被正式採用。

辽东的大量物资都是依靠陆地运输和短暂的海运。

若辽东能自给自足,仅凭节省损耗,大明可省下大量开支。

“辽东女直已经不成气候,只需戚继光、李成梁两路人马再配合朝鲜军队足够犁庭扫穴。”

朱翊钧胸有成竹,这个时期大明的辽东力量並不弱,而且名將云集,於是他很肯定道:“战事不会持续太久的。”

“大军北上,也不需几路开拔,只要一个县一个县的慢慢推进。”

朱翊钧也知道张居正担忧什么,於是强调道:“另外,此次对建州女直,兵事规模不会太大,海西女直我欲加以笼络,使其为西边蒙古的屏障。”

“先生莫忘了,既然推行新政,丈量田亩,那么也可顺势统计人口,查看各地百姓土地可够养家,若不行则令其迁至辽东。”

“一户一百亩土地,一户如有十口人,则翻倍,人愈多则田亩愈多。”

朱翊钧无所谓辽东土地分配,只要辽东有足够的人,那他就满足了。

“也可让其结伴而来,几百人为一堡,授其世袭百户,总旗,小旗。”

“百姓未必愿意。”张居正嘆了一口气,他发现皇帝好像有很多的奇思妙想,乍一听决定异想天开,但是他总能被皇帝说得哑口无言。

“若真为一无所有者,那其没得选。”朱翊钧不以为然,他对移民还有一招,“另外,可在辽东颁布开矿令,凡发现金、银、铜、铁等矿者,可报与官府,矿归其所有,朝廷分四成利,可供贷款帮助其招揽人手开矿。”

这是他见识到大明的矿匪的彪悍之后想到的好办法。

闯关东需要的就是这样的矿匪。

“如此辽东必然生事,或有匪徒勾结外族。”张居正听到这话就觉得不靠谱,隨后还忍不住提醒皇帝:“朝鲜贪图女直各部久矣,如使朝鲜出兵恐怕引狼入室。”

“朕知朝鲜野心,先生放心就是了。”朱翊钧摇了摇头,不是很在意。

热门小说推荐

逆武丹尊
我妖选太白逆武丹尊
...
道吟
守着猫睡觉的鱼道吟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