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万历改革 > 第15章 开矿事宜(第2页)

第15章 开矿事宜(第2页)

“如开矿真能得利,倒也还好,可御史上奏,矿脉细微,开採得不偿失,於是世宗只好召回派遣官吏。”

“陛下,矿盗之所以猖獗,全因开矿而起。如今反而倒行逆施,抱薪救火,岂能如此?”

见皇帝似乎想要开口反驳,张居正知道皇帝还没有死心,便硬脖子打断了皇帝,毫不留情的说出了昔日世宗开矿黑歷史的后续,“后来世宗开矿之心虽消,但依旧未死。”

“嘉靖三十五年,朝廷財政不宽裕,於是再开矿,从当年十月到次年十二月。”

“最终,朝廷统计发现投入开矿银两达三万多,获利却只有两万八千五百两。”

最后,张居正颇为语重心长道:“陛下欲以矿山之利补国用的想法是好的,但今日不同於往日。我朝孝宗时,其户部尚书邱濬便对此有过见解。”

“坑冶之利,前代多后代少。究其原因,无外乎浅矿早已被开採殆尽。”

“宋代官矿尚且得不偿失,何况我朝?我朝坑冶之利不及不及前代十之一二,间或有之,隨取隨竭。”

“如今矿產皆官取之不足,民取之有余。”

说罢,张居正再不说话,开矿要真能隨便获利,他能等到皇帝提出?

这对爷孙果真是一脉相传,捞钱的法子都想得一样。

朱翊钧听著自己皇爷爷开矿赔钱的黑歷史无言以对,只觉得一阵尷尬,同时心里面暗自咂舌,张居正不亏是官海浮沉多年的人,凡事国中事情都可以说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

但话虽如此,矿还是得开,他没钱,而且朝廷財政也紧缺。

理论上来讲,开矿是最简单获利方法,而且大明的確有很多矿產。

不说別的,东北到了清末还能闯关东淘金。

山西煤矿到了后世都没挖完。

还有西南、四川等地矿產,到了清代都是重要的矿產区。

何况大明这会儿呢,这些都是財富。

“先生这话是倒因为果,矿盗本就非法,应当严明法律,著力缉捕,而非因噎废食,不去开矿。”

朱翊钧先是否定张居正的逻辑,隨后神色一正,严肃地说道:“至於得不偿失,朕承认如今矿脉细微。”

“但,肉虽少也是肉。財政既然紧张,就更不该放过。”

“可令各地官府仔细查看矿脉规模,若细微,则出售於民营,反之则官营。”

“如此,官民两利,两难自解,到时不法之徒也无矿可采,治安大为好转,於国於民皆有好处。”

“先生,你该支持我才是。”朱翊钧说到最后严肃的脸上反而露出笑容。

见皇帝说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张居正心中只有牴触。

在他看来,皇帝这番话不过是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陛下,开矿耗费民力,矿工工作辛苦危险,稍有不慎,则母丧其子,妻儿痛苦。”

张居正皱著眉头,企图用民力和百姓的苦难来说服皇帝放弃开矿的念头。

哪知朱翊钧仿佛早有准备,思考都没有,立刻出声道。

“工作虽苦,却苦不过失业飢饿。丧子之痛虽痛,却痛不过家中无钱卖儿卖女、妻离子散之痛。”

说到最后,语重心长的人反而成为了朱翊钧,他感慨道:“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矿盗为何盗矿?盖因其为无家无业之人,大开矿场越多,则天下失业之民越少。”

“失业之民越少,则地方安定,財政宽裕,人民富足,新政推行便越顺利。”

“朕可是为了先生您好啊。”

朱翊钧嘴角上扬,说到这一步,你总无话可说了吧?

解决失业,这就是最大的好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