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考成法施行之后有官员为求功绩盲目定额,或压榨人民,或虚报功绩,或强令当地士绅强捐。”
“种种乱象,不可不察。且御史、言官多有奏报,我很是为难。”
朱翊钧犹豫不决,大吐苦水,表示自己很难。
张居正皱眉默然,酝酿著说辞。
朱翊钧见状暗道有效果,他这套说辞可不是完全糊弄张居正的。
张居正之所以被他说得无话可说,恰恰是因为他说的是真的。
考成法颇有后世公司给员工定kpi的味道。
明確了每个地方官员的任务清单,每年都有监察部门去考核,验证其任务。
没有完成任务的官员就会被降职和罢免。
听著没什么问题,可问题在於,这些指標难道都是合理的吗?
就算合理,难道就可以完成吗?
有士绅豪强拖欠粮餉,死活收不上来,怎么办?
有贫困百姓就是没钱缴纳粮餉又怎么办?
可上官不管,就要这么多数额的钱粮。
於是豪强拖欠的粮餉可能就去徵收好欺负的百姓。
百姓则可能被逼迫得卖田卖地。
考成法太过僵化。
大殿內沉寂下来,终於,张居正打破了沉默。
“陛下,昔日我太祖北伐中原,驱逐胡虏,然北方群雄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
“不仅群雄,北方士人百姓也多心存韃庭,或意蔑我朝,为何?”
“盖因胡元入主已有百年,胡元虽残暴不仁,然人民皆已习惯。”
“太祖於是下詔重复汉唐衣冠,禁胡语、胡俗、胡姓,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以至许多汉人复姓皆被禁止。”
张居正目光灼灼,盯著默然不语的皇帝问道。
“太祖为何如此?”
未等皇帝回答,他便自问自答道:“盖因矫枉必须过正。”
“然国家立国已经二百余年。”朱翊钧提醒张居正,此时已经不是元末明初。
“陛下所言极是,但情况却大为相同,太祖如此矫枉过正,直至正统年间,宣府官兵仍有人喜带胡帽,身著胡衣,头束胡辫。”
张居正並未因皇帝的提醒而动摇,反而更加坚定地阐述著自己的观点,“太祖矫枉过正如此尚且不能禁止,若不矫枉过正,臣恐北方仍是胡俗遍地。”
“如今,朝廷官员鬆懈久矣。”
“怠政久矣。”
“坐视豪强拖欠税款而无动於衷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