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王国光等人的名字。。。。。。朱翊钧心中猛地一沉。
这二人皆是张居正一手提拔、倚为股肱的心腹重臣。
他再无半分閒谈的心思,不等孙德秀说完,便立刻转身,快步朝著乾清宫走去。
孙德秀不敢怠慢,连忙小跑著跟上,口中还在继续低声稟报著奏疏中牵扯到的其他官员名字。
如工部尚书曾省吾,户部尚书张学顏。。。。。。
朱翊钧闻言步伐一顿,“户部尚书不是汪宗伊吗?”
孙德秀闻言愕然,还没有开口。
朱翊钧隨即反应了过来,“好了好了,我也真是昏了头。”
明朝会存在好几个尚书。
汪宗伊也是户部尚书,但他是总督仓场的户部尚书。
主管全国漕粮仓储事务。
汪宗伊之前已多次上疏整顿仓场积弊,其能力得到了朝廷的认可,便將其提拔上来。
此时大明真正的户部尚书是张学顏。
“张学顏。。。。。“
朱翊钧心中那不祥的预感愈发强烈。
这次的风波恐怕不是衝著冯保来的。
因为张学顏这个名字他可太熟悉了。
前世无数人討论明史,討论明朝財政问题都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张学顏。
此人撰写了一份很重要的材料,叫做万历会计录。
里面详细的写到了大明朝的各种財政数据。
在后世被多次引用,详细研究。
而且此君文武双全,曾经巡抚辽东,和李成梁一起挫败过蒙古和女真的进攻。
可谓治世之才。
至於梁梦龙,其人现为蓟辽总督,能力自不必多说,更难得可贵的是,此人也是一个文武全才。
巡抚过山东、河南、辽东等地,所到之处,民生安乐,不见盗贼。
最难的可贵的是此君经常有新想法,比如试图开启海运,试行了几年。
当然,最后海运的尝试还是失败了,因为船队有一年到达山东的时候遇到了颶风。
坏运粮船七艘,漂米数千石,溺军丁十五人。
朝廷便终止了此次尝试。
此人也是朱翊钧早就关注的人,他新设立的总理衙门的最理想人选之一。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两个人比张居正都要重要。
这可都是难得的技术型官僚。
毕竟张居正这个位置,大明还真不缺人去当,申时行,张四维,乃至后面的王锡爵,王家屏等等人。
这些人都不差的,而且这些人里面有很多人对於皇帝的话都是比较听从的。
而不是像张居正那样会驳斥、拒绝。
对於朱翊钧而言,这些人反而是最好的选择,张居正相对於这些人而言,唯一的优势便是其在朝野內外的威望,以及权势,推行大事或许能少很多阻碍。
而用这些人当首相,一遇到一些尖锐的问题,他们可能不好很快的压制舆论。
但张居正也没几年就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