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阁。
“此事太过。”
张居正手中的奏疏被他狠狠摔在桌案之上,发出“啪”的一声脆响,仿佛他此刻破碎的心情。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他的声音低沉而颤抖,满是愤怒与痛心。
乾清宫外所发生的事情是每一个儒家士大夫都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百善孝为先。
孝道的地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高於忠诚。
因为孝道可以巧妙地延伸到君臣关係之中,“君臣如父子”,“君父”之说便由此而来。
孝道,不仅仅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从广义上来说,它还涵盖了子民对君王的忠诚与敬爱。
正因如此,歷朝歷代的统治者都无比重视孝道,大力宣扬。
在他们看来,“孝”可以詮释为“忠”,这既是由儒家的意识形態所决定,更是王朝统治的根基之一,是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皇权统治的重要思想武器。
如今皇帝的所作所为远远超出张居正的预料,万万没想到,母子之间因为权力竟闹到如此地步。
他一直坚信自己能够教导出一位贤明仁孝的君主,造福天下苍生的帝王。
可如今,皇帝的行为却无疑败坏了他大半的心血和期望,让他多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这让张居正越发难受,甚至感到挫败。
这样的皇帝无疑败坏了他大半的心血和期望。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张四维望著神情落寞的张居正,轻声劝慰道。
这些年,他亲眼见证著张居正的变化,曾经意气风发、精力充沛的首辅,如今肉眼可见地衰老下去,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
作为多年的朋友,他记在心里。
“孤只是没想到,母子之间,会闹到如此地步。”
张居正脸上浮现出一抹苦涩的笑容,他的声音里透著深深的无奈。
他是知道母子之间的矛盾的,事实上李太后训斥皇帝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甚至很多时候李太后还会拉著他打助攻,让他上书施加压力。
但隨著时间的推移,皇帝一天天长大,他逐渐意识到,不能再一味地和皇帝硬顶。
毕竟,皇帝身为一国之君,有著自己的尊严和想法,若总是强行压制,只会適得其反。
然而,李太后和冯保都是他推行变法不可或缺的政治盟友,他们的支持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在这几年里,张居正儘量减少掺和宫中之事,即便皇帝屡次侵夺外库的財物,他也很少言辞激烈地批评。
只有当皇帝的行为实在太过分时,他才会上书反对,让皇帝做出保证。
“相国,这未尝不是好事,皇上终究是皇上,都十八岁了,也该亲政了。”
申时行微微欠身,目光诚恳地看向张居正道,之后,他微微顿了顿接著道:“有相国你看著点,这不是更好吗?”
在申时行看来,皇帝亲政是好事。
如此一来,外朝对內阁过度集权的指责或许能减少一些,更关键的是,张居正还在朝堂上,以他的威望和能力,足以对皇帝的行为形成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