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坚起初是不相信的,但经过这一年多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开始信了。
“这个国家实在是太富有了,居然允许士兵训练火,火炮。”
罗明坚感慨,他是真的惊讶了。
这会儿的欧洲虽然已经开始逐渐的建立常备军,但是大多数国家还是没有什么常备军的。
尤其他的家乡,义大利地区的各邦国。
因为义大利地区手工业经济发达,因此市民阶级居多,对於战爭普遍存在畏惧心理。
所以义大利地区的各个国家普遍都是招募僱佣军作战的。
尤其是德意志农民以及瑞士地区的山地人。
这些都是上好的兵员。
但即使如此,各国也只有部分常备军,对於训练非常吝嗇。
更不用提那些徵兆的农民军了。
他们可能一年都打不了两发子弹。
因此各国作战都需要拉近距离,百步之內都不开枪,很多到了一百米內,六十米內才开枪。
这样才能打得准。
因此像大明这样,土兵可以经常训练,在罗明坚看来是相当不可思议的事情。
根据葡萄牙人的说法,大明的士兵可以在一百五十米的距离击中靶子。
这是他们的训练標准。
罗明坚只能惊嘆。
也难怪葡萄牙人放弃了。
除此之外,最让罗明坚印象深刻的莫过於大明的火炮。
即使是县城,也配备了火炮。
大明士兵的攻坚能力让葡萄牙人非常忌惮。
西班牙人也是一样。
虽然他们可以修建棱堡,但是大明完全可以围住他们,慢慢的用重炮轰。
这种火力优势是他们在欧洲想都不敢想的。
要知道,在欧洲,几万人的军队,才能有几十门大炮。
而明朝的营兵不过千来號人,却至少有几十门炮,
他们还射的很准,火炮上也配备了瞄准的罩门。
唯一值得后病就是大明的数学貌似不是很行,並没有专门的坐標。
但是大明的训练却很好弥补了这方面的差距。
別的地方他不知道,但是在德意志,罗明坚说真的听过有炮手开炮连续十几次,没有轰到塔楼,然后被领主砍了的事情。
但大明士兵则不同。
很准,对於不动的目標,五六发炮弹必中。
一开始对於这些罗明坚都是不相信的,或者说不敢相信,但是渐渐的,他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