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开海
“走吧,陛下这是又有新事情了。”
张居正无奈,他越来越看不懂皇帝了。
申时行闻言跟上,对於张居正的无奈,他也是感同身受。
这些天他没少在六部和內阁之间来回奔波。
皇帝的想法的確特別多。
走出直房,收到了旨意,张居正看著这嘆了一口气。
申时行安慰:“相国,这说明陛下关心国事,也不枉您前些年所费的苦心啊。”
张居正在皇帝身上费的心思他还是看在眼中的。
比如他申时行之所以能平步青云就是因为张居正要为皇帝选一些学问好的侍读学士。
於是他这才有机会在皇帝面前露脸要知道,这差事可是有很多人盯著的,他虽然资歷什么的都够,但是没什么用。
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气盛,得罪了高拱,因为高拱要收他为门下,结果被他拒绝。
自那以后,什么好事都轮不到他了。
原本申时行都已经要绝望了。
但是张居正绊倒了高拱,还对他格外赏识。
让他好好教导皇帝读书,因此申时行对於张居正在皇帝身上费的心思还是很有了解的。
张居正頜首,要说他因皇帝想法多就厌烦皇帝,那自然是不可能的,相反,皇帝想法如此之多,张居正心中的欣慰也是不少的。
不管怎么样,皇帝的態度很对,至少是一心为了国家社稷著想的。
因此对於皇帝的很多想法他都没有硬回去,而是和其他人仔细商量,研究具体方案儘量推行。
比如这胥吏改革,这东西真要说起来可比一条鞭法费事多了,而且更加难以推行。
盖因背更改革会触碰地方官府的利益,
背吏不见得乐意,一旦如此,很多人家的世袭的职位关係就无法动用了。
就算是地方官也不见得乐意。
这无形中削弱了他们掌握的人事权。
加强了朝廷的权力,但是削弱了地方的权力。
除此之外老百姓也不见得乐意。
因为增加了这些编制,收税就要增加定额了。
虽然都收的差不多,但是正税增加了份额,不代表摊派就一定会减少。
搞不好地方官府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继续收税呢?
这种事情一些地方官还真的不是干不出来。
可以说这个政策是一个朝廷乐意见到,但是其他人都不乐意见到的政策。
但是好处所有人也都可以看得到。
朝廷对基层的控制力度会增强,以后地方办事效率会提升。
地方权力会更加均衡。
这些事情很多人都可以看到。
所以张居正一直在努力推进,不管怎么样,至少在这件事情上,六科、六部、內阁等中央机构都是支持的。
大家之所以爭吵不是有人反对,而是觉得有些人的办法太慢,或者有些方法不太行而已。
“但是太急了,太急了,胥吏改革也就罢了,开矿也就算了,对女真用兵也算是势如破竹,还行,但是还要继续开海,清查田亩。”
张居正非常头疼。
这种基层制度性的变革,皇帝居然还要一边改革一边搞什么丈量土地,开矿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