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这一战,恐怕才是真正的考验。
狼群,尚未真正入睡。
夜色沉沉,雁门关外风雪呼啸,李成独坐帐中,手中密信已被他反复翻看数遍。案上地图依旧摊开,漠北、西夏、辽东三地被他以朱笔圈出,仿佛在心中不断推演敌军可能的动线。
王文轻步入帐,见李成神色凝重,便知密信内容不妙。他低声道:“将军,可是京中又有消息?”
李成缓缓点头,将密信递予王文。王文接过,细细读罢,脸色亦沉了下来。
“西夏与辽国残部再度勾结,女真亦欲卷土重来……”王文低声喃喃,眉头紧锁,“若三方再度结盟,其势更胜往昔,我雁门关恐难独挡。”
李成目光沉静,却透着一丝冷意:“此次敌军必已吸取前次教训,若贸然奇袭,恐难奏效。我意,再行分兵之策,然须更谨慎。”
王文沉吟片刻,道:“将军之意,仍是佯攻西夏,诱敌分兵?”
李成点头:“然此次不同以往,敌军已有防备,仅靠佯攻恐难奏效。我意,再遣一支奇兵,自辽东绕道,直插敌军后方,断其粮道,使其军心动摇。”
王文闻言,神色微变:“辽东之地,山高路远,敌军必有重兵把守,若孤军深入,恐有覆灭之危。”
李成缓缓起身,目光坚定:“此战若不主动出击,待敌军合流,我军必陷被动。此策虽险,却值得一试。”
王文沉思良久,终是点头:“将军所言极是。然此奇兵,须得精锐之士,且熟悉辽东地形,方可成行。”
李成目光一凝,缓缓道:“我意,命林震之子林昭,率轻骑三千,自雁门关东出,绕道辽东,潜入敌后。”
王文一怔,随即道:“林昭虽勇,然年纪尚轻,恐难独当一面。”
李成道:“林昭自幼随父习武,精通兵法,且其父林震当年亦曾孤军深入辽东,立下赫赫战功。今林昭既承其志,亦当承其责。”
王文沉吟片刻,终是应道:“末将明白。然此事须得谨慎行事,若林昭出征,将军亦需亲赴前线,以防敌军趁虚而入。”
李成点头:“我亦有此意。待林昭出征,我将亲率五千精骑,驻守雁门关外,以防敌军突袭。”
王文应命,随即退下,去安排林昭出征之事。
数日后,林昭率三千轻骑,自雁门关东出,绕道辽东,悄然潜入敌后。李成亲自送至关外,目光沉稳,道:“此战,关乎雁门关存亡。你此去,务必要谨慎行事,断敌粮道,使其军心动摇。”
林昭抱拳应道:“末将明白,请将军保重。”
李成目送林昭率军远去,心中虽有忧虑,却未表露分毫。他深知,此战若胜,雁门关可保无虞;若败,便是国破家亡。
风雪之中,林昭率军疾行,穿越辽东山脉,潜入敌后。敌军果然未料宋军会自辽东突袭,林昭趁夜突袭敌军粮仓,放火焚粮,敌军顿时大乱。
与此同时,李成亲率五千精骑,驻守雁门关外,严阵以待。敌军果然分兵,欲夺回粮道,李成趁机出击,率军迎战,于雁门关外大破敌军前锋。
战事持续月余,敌军粮道被断,军心动摇,攻势亦随之减缓。李成趁势发动总攻,率军直扑敌军主营,林昭亦自辽东回援,两军夹击,敌军大败,溃不成军。
此战,宋军大胜,彻底击溃敌军南侵之策,雁门关安然无恙。
战后,皇帝下旨,嘉奖林昭之功,封其为“辽东都统”,以彰其功。李成亦受封“雁门节度使”,统领边关诸军,守土安民。
岁月流转,雁门关依旧巍峨,百姓安居乐业,将士守土尽忠。
李成常于风雪之中,独自立于林冲、林震、王安墓前,沉思良久。他知,自己虽已继承先贤之志,然边关战事未息,狼群仍在暗处窥伺。
他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