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评裂开归裂开,但自打他成为伴读那一天起,他的父亲曹佾就严肃告诫了他,从今往后他就是和赵昕绑在一块的人了,哪怕是船沉了大家一块掉水里,他也得让赵昕沉得比他晚。
这一条他一直记着,并在积年累月的学习中一点点融进血脉,嵌入骨髓。
赵昕要发癫,他也只能跟着癫。
于是退后三步行了一个军礼,沉声道:「臣谨遵殿下教令。」
有曹评这个经过时光奠定地位的伴读老大哥带头,其馀伴读自然没有异议。
哪怕是晏几道,也仅仅蹙了阵眉就作罢。
在人治社会,当臣子的不能太有主见。
东宫的篱笆一向扎得很严实,所以在觉察到有变故的第一时间,曹评就联合陈怀庆整顿好了宫内。
完全想像不到东宫外居然乱成了这幅样子。
着急忙慌派人打听消息的,想表现去救火的,乐子人心态出来看热闹的,出于自保把房门反锁,任谁也叫不出来的。
中间还夹杂着无数如无头苍蝇乱撞的宿卫。
由权力构建成金字塔秩序,在一场火灾面前轰然崩塌。
在不知前路在何方的情况下,所有人都在疯狂扑腾。
用赵昕的话来形容是整个晋西北乱成了一锅粥。
而落到曹评的眼中,他丝毫不怀疑这些人再引发一场火灾的可能性。
还救驾呢,就这些人在中间拦着,能在坤宁殿火扑灭之前赶到就算不错。
好在作为太子出行是要响器清道的,赵昕也没有掩藏身份的打算。
所以干脆利落地决定一路敲过去,以太子教令的形式临时构筑一张秩序网。
宿卫回岗,宫人回宫,五人互保,不遵者先斩,同保者连坐。
至于救火,救什么火?
坤宁殿隔那么老远,那的火轮得着你救?
你这是救火还是练长跑呢?
老实待着不出门,少添乱,这才是你们现在最应该干的事。
至于其它的,孤来给你们担着。
只要人安全,降低贼人浑水摸鱼的可能性,就是把坤宁殿烧没了赵昕都能安慰自己是拉动内需。
有交趾上百年积财在后面顶着呢,他一点不慌。
而在人治的封建社会,儿子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赵昕把太子的仪仗摆出来,大大方方地朝着坤宁殿走,原本还惶惶不安的人心瞬间就定了,秩序开始迅速恢复。
途中赵昕还捡了一个负责宿卫的提辖了解情况。
「把你知晓的全部告诉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