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涩的海风依旧呼啸,渔船如同一叶扁舟,在浩瀚无垠的大海深处劈波斩浪。这次短短两天便收获颇丰,但林风与哥哥仔细盘算后,考虑到每次出海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航行40多个小时才抵达这片海域,而船舱还有大量空间,便决定继续捕捞。
他们启动雷达系统,扫描着周围海域,林风则借助海洋女神系统,不断探查方圆十几海里的鱼群踪迹。冥冥之中似有指引,林风思索片刻,决定让哥哥驾驶渔船朝着靠近日本的方向驶去。就在这时,他突然心中一动,敏锐地感受到有密密麻麻的巨大虾群正在进行迁徙。
“往东北方向开!”林风眼神一亮,立刻对哥哥说道。他不由自主地嘴角微微上扬,望向波澜壮阔的海面,海浪不断拍打在船身上,发出低沉的回响,在空旷的海面上回荡。远方的地平线与海天相接,勾勒出一道神秘的界限。
表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远洋作业,新奇不已,像个好奇宝宝般在船上到处观看,眼中满是兴奋与期待。林风却无暇欣赏美景,迅速下达指令:“大家把长达千米的围网准备出来,仔细检查,确保每一个网眼都完好无损!老陈,你去检测液压绞车的压力系统,务必保证万无一失!”船员们看着林风严肃认真的神情,立刻行动起来,气氛也变得紧张而有序。
哥哥紧盯着声呐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显示,眉头微皱,仔细分析着数据。而林风凭借海洋女神系统,已经清晰感应到,是数百万只体长超过15厘米的大型对虾组成的迁徙大军,它们浩浩荡荡,覆盖了数平方海里的海域,场面极为壮观。
“把冷藏舱的容量尽可能腾出来!”林风大声喊道,声音中难掩激动。他深深吸了一口咸腥的空气,目光坚定地望向大海。一场与海洋的博弈即将展开,成败在此一举,而他早已做好准备,迎接这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猎虾行动”。
甲板在咸涩海风中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被清理得纤尘不染。林风的指令如惊雷炸响:"各就各位,准备下围网!"话音未落,水手们已利箭般冲向岗位——操控绞车的壮汉青筋暴起,死死攥住操纵杆;负责网具连接的船员半跪在甲板上,指尖快速穿梭在钢索与卡扣之间;投放浮标的水手则紧盯海面,等待最佳时机。
特制尼龙围网在晨光中泛着幽蓝冷光,这种由航天级材料编织的巨网,每一根丝线都经过压力测试,足以承受数百吨冲击力。网眼大小经过精密计算,犹如天然的筛选器,既能锁住成年对虾,又能让幼虾安然游过。百米钢缆如同蛰伏的巨蟒,一端缠绕在船尾轰鸣的液压绞车上,另一端系着沉重的沉子,在海风里微微震颤。
"左舵15度,保持10节航速!"林风的声音裹挟着海风,穿透对讲机。他盯着雷达屏幕上不断扩大的红色光斑,又抬眼望向波光粼粼的海面,"我们从虾群前方包抄!所有人系紧安全绳,抓好固定物!"话音刚落,便有经验丰富的老船员将安全钩牢牢扣在船舷的铁环上,金属碰撞声在紧张的氛围中格外刺耳。
驾驶舱内,哥哥的额头沁出细密汗珠,双手像焊在舵轮与油门杆上,目光在雷达、声呐和海流仪的屏幕间飞速切换。电子仪器的嗡鸣与柴油发动机的轰鸣交织,仿佛奏响一曲紧张的海战序曲。林风则闭上双眼,海洋女神系统在他脑海中投射出立体的海洋图景:数百万只对虾组成的红色洪流正以每小时8海里的速度移动,触须摆动的频率、水流扰动的轨迹,都化作数据流涌入意识。
"航向285,提速到12节!"林风猛地睁开眼,瞳孔里映着跳动的电子坐标,"前方500米下网!"随着指令下达,海鹰号如离弦之箭破浪前行,船身倾斜着划出优美弧线,船头劈开的浪花泛着白沫。甲板上,水手们屏住呼吸,等待那个决定成败的瞬间。林风握紧腰间的救生刀,望着翻滚的海面喃喃自语:"海洋女神,这次也请眷顾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