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鸣龙少年剧情分集介绍 > 第三十七章 黄雀(第1页)

第三十七章 黄雀(第1页)

郭家的车队顺着雪原前行,约莫半个时辰后,抵达了承泽县一处河湾。

河湾修建有一栋民舍,藏于竹林之中,看起来像是寻常农户居所,但其主人王知言,却不是什么简单人物。

北方也有儒家,不过并没有南方兴盛,唯一出名的代表就是永宁王氏,和南方的华林李氏并称为‘北王南李’。

王知言是永宁王氏子孙,无论才能还是朝中影响力都不低,在前首辅陈涉倒台后,曾接替过这个职务。

但郭太后虽然作风强硬,大方向上还是属于保守派,执政方向是稳中求进,缓步把北周恢复到鼎盛时期;王知言则觉得北周三百年下来已经烂透了,得改革,大概意思是废除贵族阶级特权,精简机构裁汰冗员等等。

郭太后很欣赏王知言,但整个北周都被贵族阶级把持,郭太后能掌权,靠的都是郭氏,步子太大容易让北周暴毙,她更希望能不流血改革,用几十年时间慢慢把内外捋顺。

而王知言则觉得郭太后的方法治标不治本,表面维持的再好,也只能延缓北周的死亡时间,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干脆辞官回家养老了。

中午时分,披着蓑衣的王知言,独自在河畔风雪中钓着鱼,听到岸边传来马车声响,才抬起斗笠查看,眼神讶异:

“郭国公?您老不在府上猫冬,怎么跑来了寒舍?”

姚唯在随从搀扶下下了马车,拄着拐杖来到河边,仪态颇为随和:

“有点事情,要和王先生商量一二。”

“何事?”

姚唯也没绕弯子,开门见山道:

“最近市井间异动频频,当是那些贪恋权势的世家豪族在暗中作祟。太后娘娘一心为民,却被这帮有家无国的蛀虫处处针对,心里不胜其烦,如今想来,王先生以前说的还真有道理……”

王知言辞官后,看似风轻云淡,其实心里还是挺希望郭太后把他请回去,按照他的法子来治国。

而郭子淮是郭氏的族长,其意思自然就是郭太后的意思。

为此听见这话后,王知言自然心生喜色,想想回应道:

“老夫在此反思几年,也明白太后娘娘当年的苦处,贸然大刀阔斧改革,确实容易引起动乱,不过老夫也有法子应对。太后娘娘当前的意思是……”

姚唯拄着拐杖,在身侧席地而坐:

“如今外面的世家豪族,都在借朝臣之口,想逼太后娘娘还政让权。想改变现状,就只能先让太后娘娘执政合乎法理,郭某今日过来,是想请王先生带头上书,请少帝禅位于太后娘娘……”

扑通~

话未说完,鱼竿就脱手而出,滑入了水中。

王知言本来还在等待太后娘娘起用他的诏书,听见这话,眉毛都竖起来了,眼神上下打量郭子淮,意思就一个??你有病吧?

毕竟郭太后摄政多年,世家豪族被打压,虽然一直在闹,但其民心所向,政绩也非常好,就算不还政,朝臣也没理由强行收回郭太后的监国之权。

而想取而代之当女帝,那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郭太后只是北周帝王的监护人,哪怕拥有了皇帝的一切权利,祭祀也不敢穿天子衮冕,直接废除少帝自己登基,就是实打实的篡位。

如果郭太后打下了南朝一统天下,众望所归之下干这事儿估计还有可行性,而如今这么瞎搞,萧氏皇族铁定起兵清君侧,连陈魑等死忠都得倒向对立面。

毕竟祝祭派要是干了帮人篡国的事儿,就算当时有了从龙之功,后续皇帝也不可能再信任,这就和陆无真不敢插手皇储之争是一个道理。

为此忽然提废帝自立,还让他带头劝进,这不是脑子有病吗?

如果换做其他人说这个,王知言肯定破口大骂,但郭子淮是郭氏族长,总不能在胡说八道,为此稍作斟酌后,回应道:

“太后娘娘向来行事谨慎,可是受弄臣蛊惑,才生了这心思?郭老也是明白人,就算王某愿意带头上书来个三请三辞,朝臣和诸王也不会答应,只会引起朝野动荡,还望郭老和太后娘娘,能考虑实际情况,三思而后行。”

姚唯也知道这提议有病,但他目的就是在露馅之前,尽可能利用身份抹黑郭太后及郭氏,此时语重心长道:

“太后娘娘的性格王先生知晓,既然能让郭某过来带话,就是心意已决,至于如何让朝臣诸王点头,娘娘自有妙法,王先生只需要点个头,事成后即能位居首辅……”

“……”

王知言觉得郭太后简直疯了,心头略微斟酌,回应道:

“此事容老夫三思,明日再给郭老答复。”

姚唯知道王知言是要去和各路重臣私下商议,当下也没多说,杵着拐杖起身。

“太后娘娘对王先生赏识有加,只是以前束手束脚,没法听从王先生的谏言,如今想仰仗提拔王先生,还望先生别让太后娘娘失望。”

王知言目送郭子淮杵着拐杖离去,等人影走入竹林后,就抬手招来在远处等待的随从,想让其迅速召集以前的老部下,商议太后娘娘发疯了准备篡位,该怎么制止。

如果真让王知言就这么把消息送出去,明天雁京就得炸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