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盛装打扮,乘坐龙辇,百官及各国使团随行,又有武德司禁军护卫,队伍浩浩荡荡,足有三千多人。
若再加上隔开百姓的神京府衙役,足有四千多。
队伍出北丘门向北,一路依仗齐全,礼器,礼旗开道,浩浩荡荡人马自出北面外,足有二里多长,蔚为壮观。
沿途不少百姓围观,隆重盛大。
浩浩荡荡的队伍到达,随后天子在礼部尚书曹晚林念完写好的祭文,亲自主持下,于城郊祭祀五谷神,土地神。
祭祀仪式上,百官分列台下,各国使者也恭敬肃立。
曹颖身着红色圆领官服,戴着墨色官帽,恭敬为皇后端来金盆清水和丝绢手帕。
皇后双手沾水又轻轻擦干后,两侧礼部官员双手奉上一炷香,帝后一道在面前鼎器中点燃,插在案桌前的香炉里。
她能感受到台下许多目光都汇聚在她身上。
她早能泰然处之。
陛下照着礼部的写好的祈文念起来。
她乘机打量台下局势。
千佛齐国在南方海上,与周国没有领土冲突,也没有文化矛盾。
沿海密集繁盛的海上贸易却为他们带去数不清的财富。
所以自前朝起就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一直不断派人朝贡,谁入主中原当家做主,他们就向谁朝贡,五六百年来从未断绝。
一方面为保持关系,一方面也来观察联络海上生意。
千佛齐国的使者最为恭敬周到。
高丽国的地界自被汉朝武帝派兵征服后,陆陆续续受到兵祸,只要中原王朝强势时,必然兵加半岛。
久而久之,为求自保他们也谁入主中原边朝贡谁。
但到如今,局势比过去千年更复杂。
北面辽国强大,南面周国强大,僵持百年,一时决不出高下。
听说辽国数次出兵高丽,迫使其俯首称臣。
这下高丽更难,既要卑躬屈膝维持与北面辽国的关系,又要维护好与周国的关系。
至于他们是想借周国抗衡辽国,还是怕以后周国北上击败辽国又会兵加高丽,这谁也不知道。
占城山国的使节较为傲慢,领头的皮肤焦黑,像被火烤过似的。
他们下巴抬得高,见高台上的繁冗祭祀典礼,颇为不屑。
她在书里看过,占城山国在大周西南,国境内山地纵横,崇山峻岭,有些山峰高处终年积雪,千年不化。
他们的士兵北上就没有本事,但在山地里作战十分勇猛,如猴子般徒手攀岩上树,在山间疾如风。前朝行将就木时,他们叛离朝廷,数万大军平叛全军覆没。
本朝太祖皇帝收复西南时带去的多是北方士兵,以骑兵和重甲步军为主力,见此情形无奈叹息,只得收兵,默认占城山国的独立。
他们原本就对周国不服,如今见西南战事三年僵持不下,朝廷无法平定,越发骄狂。
至于吐蕃诸部来的,他们人数最多,却是最恭恭敬敬跟随礼部官员安排,该磕头就磕头,该站直就站直的。
吐蕃人部族林立,而且与辽国、占城山国、高丽国等不同,对中原的文化礼仪并不尊崇,他们来朝贡的目的很简单,用马匹换钱。
他们恭恭敬敬来磕头,带着马来,朝廷就给他们钱。
而最为不恭敬的则是辽国的使者。
礼部官员要求下拜时,带头的却称他们没这样的礼仪,与汉人不同,拒绝下拜。
礼部负责在场指挥的官员差点与他们闹起来,被父亲曹晚林阻止。
官员气得脸上涨红,最终只能咬牙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