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从不否定英雄的作用。
但历史的基石就是芸芸众生。
如果人心不齐,再厉害的人也难以扭转局面。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
赵立宽率军抵达玉门关时,已是深秋时节。北风呼啸,黄沙漫卷,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了这片苍凉的边塞之地。他站在城头之上,望着远方起伏的山峦与蜿蜒的戈壁,心中一片清明。
此番再临玉门关,肩上所负已非昔日可比。他是大乾禁军统帅,是皇帝亲封的镇西将军,更是整个西北防线的总指挥。而敌军也非等闲之辈??代辽联军三万精锐,皆为久经战阵的老兵,且由代国名将赫连烈亲自统领,意图一举拿下玉门关,打通南下通道。
“大人。”副将王铁山策马而来,抱拳道,“斥候来报,敌军前锋已至五十里外,正在集结兵力。”
赵立宽微微颔首,目光沉稳:“传令各营,进入战备状态。弓弩手轮换值守,不得懈怠。”
“是!”王铁山领命而去。
赵立宽转身走下城墙,步入中军帐。帐内灯火通明,地图高悬,各方势力分布清晰可见。他驻足良久,手指缓缓划过地图上的玉门关、赤水寨、断崖岭等地,脑海中浮现出过往数月的种种战役。
他知道,自己如今已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京城之中,太子与老臣之间的较量愈演愈烈,皇后亦在暗中布局,吴相公虽保持中立,却未必能置身事外。而他赵立宽,便是这盘棋局中最关键的一枚棋子。
若胜,则位极人臣,权柄倾朝;若败,则身死道消,前功尽弃。
“报!”一名斥候飞奔入帐,气喘吁吁,“敌军主帅赫连烈遣使前来,要求见大人一面。”
赵立宽眉头微皱:“来意为何?”
“自称有要事相商,望大人接见。”
赵立宽沉吟片刻,点头道:“带他进来。”
不多时,一名身着黑袍的使者走入帐中,神情倨傲,抱拳道:“在下奉赫连将军之命,特来拜会赵将军。”
赵立宽端坐主位,淡淡道:“说吧。”
使者上前一步,低声道:“赵将军,你我皆知,玉门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然则,你若执意死守,恐怕终将陷入重围。不如……另谋出路。”
赵立宽目光一冷:“何谓出路?”
使者嘴角微扬:“赫连将军愿与将军合作,共取玉门关,待时机成熟,将军可自立门户,不必再受朝廷束缚。”
帐中诸将闻言,皆怒目而视,王铁山更是拔刀喝道:“放肆!竟敢妄图蛊惑我军主帅!”
赵立宽却抬手制止,神色不动:“你说的合作,是让我背叛朝廷?”
使者微笑道:“将军乃当世英杰,何必屈居人下?与其效忠一个腐朽无能的王朝,不如另起炉灶,成就一番霸业。”
赵立宽沉默片刻,忽然轻笑一声:“你回去告诉赫连烈,若他真想谈合作,便亲自来见我。”
使者一愣:“将军之意是……”
赵立宽站起身,缓步走出帐外,声音低沉却坚定:“我赵立宽,生是大乾的将军,死是大乾的鬼魂。若他想谈合作,除非踏过我的尸体。”
使者脸色骤变,咬牙道:“好!既然如此,那就战场上见!”
说罢拂袖而去。
赵立宽望着他的背影,眼中寒光闪烁。
翌日清晨,第一缕阳光洒落在玉门关的城墙上,映照出一片金辉。赵立宽披甲登城,身后跟着王铁山及众将领。他们俯瞰下方,只见远方尘土飞扬,敌军大军已然逼近。
“准备迎战!”赵立宽沉声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