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琨没有说话,只注视他的双目,瞳中焕发幽蓝光芒。
【这厮带来了多少东边的消息?耶律大石还活着么?耶律雅里还要在家中住多久?】
萧琨读到管家心中念头,便索性道:“我朝大同府跑了一趟。”
“哦?”管家问,“大同怎么样了?”
“仍在金国实控之下。”萧琨也不瞒他,毕竟这等情报,只要有心总能打听到,“据说将在一个月后移交给宋国。”
金国扣住山西,迟迟不愿按盟议还给宋国的原因,正是佛宫寺,如今天命之匣消失,大同对完颜家而言也再无作用,移交将被提上日程。
但萧琨没有朝洪府管家解释,只见那管家满脸愁容,长叹一声。
“老爷日渐消瘦,彻夜担忧我国……”
“大石将军还活着,”萧琨说,“据闻正率领麾下军队,于可敦城屯兵休整。”
管家顿时变了脸色,笑道:“好消息!!我大辽复国有望了!”
撒鸾看了萧琨一眼,萧琨以眼神示意不必多问。
辽国遗民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耶律大石这名护国将军的身上,期待他能驱逐金兵,为他们收复故土。
但萧琨笃定,此间主人洪承并不关心辽国能不能复国,他在乎的只有自己的生意与产业。
“唔。”管家得到重要情报,准备回去禀告主人,萧琨又说:“我会设法送出信件,与大石联络,兴许还要在府上盘桓数月,叨扰你们了。”
管家忙道:“是我们该做的。”
管家告辞了。撒鸾吃着早饭,片刻后将筷子摔在案上,恨恨道:“你知道么?”
萧琨望向他的小主人撒鸾。
“我不知道。”萧琨答道,“怎么了?”
撒鸾:“你在与不在的时候,他们简直是两副面孔!”
萧琨皱眉,正想示意撒鸾别这么说,毕竟门外还有小厮,住在别人家里,这等话迟早会传到主人耳中去。
但撒鸾从小就是这脾性,所有大臣都拿他没办法。先前因萧琨不告而别,且迟迟未归,洪承便怀疑连这名最后的忠臣,也放弃了耶律家,于是冷嘲热讽,只想将撒鸾逼走,免得给自己添了麻烦。
想到此处,萧琨不免生出几分内疚。
“联系上大石以后,”萧琨只得安慰道,“我就带你到他身边去,这里的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不必放在心上,成大事者,俱须忍辱负重,这才到哪儿?”
“你与大石将军见着面了么?”撒鸾问。
萧琨说:“没有,但我找到探报,朝他递了话,只要知道他在哪儿就好办了。”
“不是说去了可敦?”撒鸾期待地问,“你带我飞过去罢。”
萧琨:“没这么容易,撒鸾,我需要确保你的安全。万一他不在那里呢?”
撒鸾又生气了,质问道:“五万人行军,从上京到可敦城,咱们飞在天上,会发现不了么?”
萧琨:“行军艰苦,你不一定习惯,在银川至少是安全的。”
撒鸾不吭声了。
萧琨想了想,又说:“我还知道你堂兄术烈也活着,正在大石的军中。”
撒鸾马上说:“术烈能与他一同行军,我自然也可以!”
萧琨没有回答,他知道撒鸾吃不了多少苦,撒鸾对此也有自知之明,草率吃过后,擦拭双手。
萧琨又道:“我不在的这些时日,你出过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