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早已在一旁急着擦汗,他可不想让黛玉去那个劳什子地方,于是他对宝琴笑说“琴妹妹从小游历四方,肯定也会点洋语,作诗也不在林妹妹和宝姐姐之下,或许这绝佳人选才是你。”
薛宝琴只是用手帕掩嘴,微笑不语。
宝钗用手指敲了敲宝琴“不许混说,咱们安心看戏罢。”
虽然各人都在盯着台上的戏,但心思仍在皇上选人的事情上。
宝钗本来以为入宫有望,但没想到皇上需要的是会洋语的女子,心中有些后悔没有及时向黛玉请教洋语。
黛玉倒是淡淡的,她把这封信送出去就知道会是这个场面,她正是想借皇上的手顺理成章离开贾府。
宝玉心中早已按耐不住,他绝对不能接受黛玉离开贾府,但若是皇上圣旨一下,他自己也活不成了。
宝琴心下也在筹谋,她入京城本就是因为梅家的婚约,但梅家对她的到来显然不闻不问。
从小的游历见识就培养出她敢于出闯的性格,这几年她确实在各种港口随父亲做买卖,遇见不少洋人,耳闻目染下也学会点洋语。
宝琴是希望抓住这次机会得到皇上的赏识,这样她在梅家婚事上也不会如此被动。
只有史湘云在认真看戏。
果然戏毕,就有丫鬟匆匆到贾母耳边说了什么,贾母脸上一惊,忙命人撤下席子,领王夫人等命妇到荣禧堂,接下宫里传来的消息。
原来皇上从鸿胪寺那里得知贾府有个女子才情出众,又会作诗,十分符合法兰西国王的要求。
当时皇上收到路易十六的信件时,说要寻几个女子给法兰西的公主教书,是觉得头疼的,他觉得路易十六也太大惊小怪,不过是公主的事情,何必远洋渡海来麻烦他。
但身边的大臣却说这是宣扬国威的好机会,皇上应该命人尽力去办好此事。
而且法兰西与当朝本就交好,皇上应该借此事赢取法兰西的好感,毕竟欧洲有个盟友总比拥有俄国那种敌人好。
所以皇上才派人找到贾府来。
当贾母听到皇上要授黛玉一女官,出使他国,那一刻贾母险些晕倒,还是丫鬟们及时扶稳了她。
但贾母也是个明白人,如今的贾府日薄西山,贾府男子庸庸碌碌,竟然没有一名男子能在朝廷上说上话,虽然有个贾元春,但也是能力有限。
当她听见皇上给黛玉一个官职,贾母心中是高兴的,至少贾府在政治上又多了一个筹码。
虽然黛玉是她最疼爱的外孙女,但贾元春这种从小就抚养在身边的亲孙女,都能被贾母送进宫里,贾母自然也可以硬下心把黛玉送进去。
因为家族比她的这些玉儿重要许多。于是她忙命黛玉亲手接下这道圣旨。
宝玉在一旁早已气得浑身发颤,欲要拦下黛玉,却被王夫人狠狠用眼神阻止。
对于黛玉得到皇上的赏识,王夫人心中是复杂的,一方面他希望黛玉能借此早日离开贾府,免得整日拿捏宝玉,让他的心思不放在正道上,但她又不想让黛玉如此风光。
当黛玉接下圣旨时,宝玉哇的一声,猛然吐出鲜血,眼前一黑,在众人面前晕倒过去。
贾府上下顿时应接不暇,一边在恭喜黛玉得皇上赏识,一边在胡乱叫太医给宝玉治病。
送圣旨的人见如此混乱不堪的场景,心中叹息如此大的家族竟落魄至此,这哪里有当年国公府的风光,他少不得回去细细向皇上汇报此事。
此时的宝玉气息奄奄地躺在床上,胡乱叫着黛玉,口内说什么也不能让黛玉离开。
原本前来祝贺黛玉的官宦之家女子,也顺路知道宝玉的发病之事,心中都暗自称奇。转眼间满京城都在传那个贾府的玉哥儿发了疯,要违抗皇上的圣旨。
第62章
宝玉失了心智的事情已经传遍全京城,不过有王熙凤下令,如果在场的下人们把宝玉发疯的原因传出去,一律用乱棍打死。
因此外头整个京城只知道宝玉发疯,却不知宝玉因黛玉而发疯。
当然这只瞒得了官宦之家,却瞒不了前来送旨的宫里人,当皇上知道自己下的圣旨引得贾府上下乱作一团,也只是心中暗自不解。
且说黛玉从荣禧堂回到潇湘馆,听见紫鹃时不时来汇报宝玉的动静,心下也不自在,她没想到上回紫鹃试宝玉这事已经过去几年,宝玉还是如此着魔。
想着黛玉不由眼中含泪,她没想到自己会引出这场风波。
但黛玉知道她别无选择,如果不用此法,自己就真的只能困在贾府的小天地,等到那日入不敷出,自己也在劫难逃。
这时紫鹃掀起帘子,哭着对黛玉道:“老太太说让姑娘过去一趟,只怕姑娘一劝慰,宝玉就好了。”
想着这几年的情分,黛玉便命人备下轿子,立刻往贾母处。
此时众人都围拢在宝玉的床边,贾母和王夫人一面哭,一面口口声心肝肉的叫着。
众人给黛玉让出一条道来,宝玉迷迷糊糊见黛玉出现在面前,忙起身就要拉她的手,不想让黛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