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大明寒门辅臣60—100集 > 第两千三百四十一章 这是杀猪盘(第1页)

第两千三百四十一章 这是杀猪盘(第1页)

杀猪盘?

张致中、方必寿疑惑地看着顾正臣。

方必寿一只手放在石桌上,手指轻轻点着桌案:“这位张兄,可是位屠夫?”

张致中刚想解释,顾正臣却爽朗一笑,摘下腰间的酒囊,目光锐利地看着方必寿:“方知府,倒是好眼力,我确实当过屠夫。”

“你为何??”

方必寿并没有着官服。

“方知府在大堂上审案时,我去看过。”

“哦,原来如此。”

方必寿放松下来,问道:“那敢问这位张屠夫,何为杀猪盘?”

顾正臣咕咚了两口酒,一只手放。。。。。。

朱承志回到府邸,已是夜深人静。他独自坐在书房中,手中拿着一封密信,信上字迹工整,却透着一股森然之气。这封信是他在黄淮被抄家时从其书房夹层中找到的,上面的内容令人震惊??黄淮并非孤身一人,他的背后还有一张庞大的网,牵连甚广。

“原来如此……”朱承志低声自语,眼中寒光闪烁,“黄淮不过是棋子之一,真正的幕后之人,远比想象中更加可怕。”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赵烈推门而入,神色凝重:“大人,属下刚刚收到密报,黄淮被处决之后,朝中已有数位官员连夜逃离京城,去向不明。”

朱承志缓缓合上密信,目光沉静如水:“他们终于坐不住了。”

赵烈迟疑片刻,低声道:“大人,如今局势已变,我们是否该有所行动?”

朱承志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满天星斗,语气平静却坚定:“当然要动,但不是现在。黄淮一死,那些隐藏在暗处的人必然会更加警惕。我们要做的,是让他们放松戒备,然后……一举将其连根拔起。”

赵烈点头:“属下明白。”

……

翌日清晨,朱承志照常上朝,一如往常般沉默寡言,仿佛一切风波已然过去。然而,在朝堂之上,他的目光却始终游移于几位大臣之间??兵部尚书胡?、户部侍郎周忱、翰林院掌院学士杨荣……

这些人,皆与黄淮有过密切往来,甚至曾多次联名上奏,主张太子监国、皇帝退居幕后。他们的立场看似忠君爱国,实则早已埋下祸根。

散朝后,朱承志并未立即回府,而是径直前往翰林院。

杨荣正在案前批阅奏章,见朱承志到来,微微一笑:“朱大人今日怎有闲暇来此?”

朱承志淡淡一笑,随意坐下:“只是路过,顺便想请教一些旧事。”

杨荣眉头微挑:“哦?何事?”

朱承志缓缓取出那封密信,轻轻放在案上:“杨大人可曾见过这封信?”

杨荣扫了一眼,脸色不变:“未曾见过,不知这是何物?”

朱承志盯着他的眼睛,缓缓道:“这是我从黄淮家中搜出的一封密信,上面提及‘东阁’二字,还有几个熟悉的名字。杨大人,您觉得,我该如何解读?”

杨荣神色依旧从容,轻叹一声:“朱大人果然心思缜密。不过,有些事情,并非表面所见那般简单。”

朱承志冷笑:“那你不妨说说,到底是怎样复杂?”

杨荣放下笔,正色道:“黄淮虽为逆臣,但他所做之事,并非全无道理。大明积弊已久,若不加以变革,终将亡于内耗。我只是……借了他的力,完成了一些本应由朝廷来做,却无人敢做的事。”

朱承志冷冷道:“所以你就纵容他谋反?勾结外敌?操纵储君人选?”

杨荣摇头:“我从未支持他谋反,我只是希望……能有人站出来,推动改革。”

朱承志站起身,目光如刀:“你错了。大明不需要一个躲在幕后的‘改革者’,它需要的是光明正大的治理之道。”

说完,他拂袖而去,留下杨荣独自坐在案前,神色复杂。

……

接下来的几天里,朱承志接连拜访了几位朝中重臣,表面上谈笑风生,实则步步紧逼。他不动声色地试探着每一个人的态度,观察着他们的反应,收集着蛛丝马迹。

与此同时,王守仁也在暗中调查,逐渐拼凑出一张更为庞大的关系网。这张网不仅涉及朝中高官,甚至还牵连到边军将领、地方藩王……

某日深夜,朱承志召集赵烈与王守仁于书房议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