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小说网

永久小说网>大明科举舞弊?老朱请我入朝百度 > 第13章 殿阁大学士(第2页)

第13章 殿阁大学士(第2页)

而去工部询问尚书侍郎也不行,因为他们四辅官的职责是辅助皇帝处理政事,而非干预政事,只能协助皇帝审阅奏章、提出建议,这种发號施令的事情和他们没有关係。

同时也不能和六部的人走得太近,生怕引起陛下不满,让陛下认为他们有结党营私之嫌。

看著王本吞吞吐吐的样子,朱元璋心中就气不打一处来,这四辅官都是老而昏聵的庸才,虽然德行確实不错,但做事的效率怎么这么差?那胡惟庸虽然让他感到不喜,可起码能力在呢,各种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

他越发觉得,这个四辅官制度太差了,看来也该和標儿聊聊,自己近日来思索的新制度了。

殿阁大学士制度。

替代这些老傢伙!

“此事搁置。”朱元璋淡声道,搁置的意思就是等候处理,他需要等朝会结束后,让工部尚书亲自来一趟,商议解决方法。

隨后,就是各部启奏事宜了。

良久后,隨著各部事宜稟告完毕,朝会接近结束,朱元璋这才让鸿臚寺官员退下,看向下方群臣,慢悠悠的道:“咱这朝堂上的袞袞诸公,可有多少人参与到了科举舞弊案中?”

见朱元璋直接把这件事情挑明,太子朱標脸色微顿,父皇这么做岂不是打草惊蛇了吗?

群臣默然,很多都低下头颅不敢回应,其中自然有不少是参与到其中的,然而那些明確知晓和这件事情没有关係的人,也没有人出列回应,这件事情太大了,谁也不想牵连进去。

朱元璋將这些一一看在眼里,隨即淡声道:“告诉你们,咱要將这件事情查个清楚。”

“一个,都不会放过。”

“若是有知情者,可跟咱说说,咱会考虑免罪的。”

说完,朱元璋起身离去。

偌大朝堂寂静无声,朱元璋离开也就代表著这朝会结束了,但很多官员心中颤颤的,惶恐到了极致,参与到这起案子的官员已经被嚇得魂不守舍,而没参与到其中的也好不到哪里去,到时候被牵连入此案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洪武朝,並没有犯错,但依旧被牵连杀头的官员,难道还少吗?

群臣也尽皆离开了奉天殿。

乾清宫。

乾清宫是皇帝朱元璋的正式寢宫,不过朱元璋常在此批阅奏摺、召见重臣,兼具办公与起居功能,每日朝会后,朱元璋都会返回乾清宫,亲自审阅六部、地方官员呈递的奏疏,硃笔批示后下发执行。

亦或者召对大臣,遇紧急事务,可隨时召六部尚书、都督府將领至乾清宫商议对策。

洪武八年,黄河水患发生时,就曾连夜召工部尚书面议。

乾清宫內,朱元璋皱著眉头面容不善,批阅著面前的各种奏章,太子朱標在一旁案侧也坐起,帮助分担各种事务,过了半晌,门外侍卫入內稟告:“陛下,锦衣卫指挥使毛驤请见。”

朱元璋没有理会这名侍卫,依旧认真的批阅著诸多奏摺,良久后他看向身旁的太子朱標道:“標儿,咱准备取消这四辅官制度,你觉得前些时日和你商议的殿阁大学士制度如何?”

朱標思索片刻,言道:“这殿阁大学士制度,目前看起来倒是能解决很多四辅官制度存在的问题,但我觉得並不是很完美。”

“首先,父皇的想法是殿阁大学士制度,仅为正五品,远远低於正二品的六部尚书,这就导致大学士在面对六部尚书时,缺少一定的话语权,提出的建议容易被忽视。”

“大学士仅负责文字润色、誊写詔令,职掌制誥,备顾问而已,无法提出政策意见。”

“父皇提出的大学士制度中,儿臣发现其中並未给这些大学士设置固定办公场所,以及人员全部临时任命,无法形成常设辅政机构,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还有,大学士仅能建议,无法直接推动政策落实;例如今日春官王本提出的治理黄河之事,此事需依赖工部执行,可春官没有权力调遣,而新的大学士制度中,也无权调遣。”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