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里也看到出来原本这些反贼打的该是长久主意——一步步让这宫女得宠生子,随着义忠亲王的继位慢慢的培植叛党的势力,最后或是祸乱朝纲给反贼机会,或是李代桃僵暗中改朝换代。
但或许是这群人人心不齐,或许是宫女因为孩子因为感情开始不受控,反贼选择利用那宫女冒险行刺,来一出匹夫之怒的戏码。
成了,反安大业取得重要成功;败了,损失的也有限。
因为反贼早才行刺之前就以那宫女的女儿为借口调开了一部分人手,以那个女孩为代价带走了那名宫女以及宫女肚子里的孩子。
虽然刺杀失败了,但不久后金陵乡野便有传言传出。
说是太子与青楼女子倾心相恋,但太子妃善妒,帝王不慈,好好的恋人被打散,青楼女子只得带着儿子远走他乡。
但太子有言,只有他与心上人的孩子才是他最属意的继承人。
都别提被算计的义忠亲王是如何恼火难堪,便是其他人脸上都挂不住。
被叛贼算计了不说,还让储君的血脉流落在外这事成了公开的秘密,不管那个还没成型的孩子是男是女,是生是死,这都给了以后的野心家一个发难的借口!
陈胜吴广起义为何会……
陈胜吴广起义为何会打着太子扶苏的名号,清代反清复明干嘛几代人都打着朱三太子的旗号。
为的不就是师出有名,告诉天下人我造反有理嘛。
如今可好,储君的血脉流落在外,这民间的反贼和未来可能出现的逆臣还不拿这个皇嗣做文章就怪了。
这件事的发生不光让义忠亲王颜面扫地,让太上皇与储君起了隔阂,还留下了一个小麻烦,就是宫女生的那个女儿。
照理来说血统从父,义忠亲王的女儿哪怕有反贼血脉也仍旧该是皇家女,但是鉴于反贼的势力明显不小,反贼的胆子更是大的不行,谁敢肯定这个女孩真的是太子的种?
万一反贼一开始就打着混淆皇家血脉的想法呢?万一这姑娘是被偷龙转凤的呢?
最后义忠亲王选择将女儿交给出自詹士府无子的秦业抚养,又给女儿订婚给了自己另一个心腹贾敬做公府的未来主母,并给了这姑娘大把的银钱做未来的嫁妆。
在义忠亲王的想法里,他给这个血统存疑、完全是阴谋产物的女儿一个不错的出身,一份尊荣的亲事,一笔丰厚的嫁妆,已经对得起这个孩子了。
除了皇家女的名分,这个女儿并没有比她的姐妹差什么。
义忠亲王如此选择,太上皇对于这个孙女更是漠视,于是秦氏就这样成了众所皆知的私生女。
所以拿秦氏的身份来邀功,真是愚不可及。
皇上冷哼,“贾女史说那姑娘可能还有兄弟在外,又说那姑娘行为不端,害怕毁了皇家名声。”
皇后一惊,“贾女史之母是王家的女儿吧,哪怕都说王家的女儿不懂文墨,但也不至于这样愚蠢吧,这种事都敢说出口?”
秦氏有一个亲生的兄弟吗?可能有,但是知道消息的人谁不是只当没这个人,王氏居然这样大喇喇的说出来,这是真不怕皇家觉得她贾家王家与反贼勾结啊!
皇上冷哼,“贾家文字辈只有一个贾敬有些能力,剩下的都是些蠢货,怕是连秦氏真正的出身都不清楚,更遑论其他。至于王氏这个媳妇更不可能知道,她恐怕就是随口胡言的,单纯为了让她那女儿看上去多点筹码。”
皇后想了想倒是觉得有理,一来贾家如今确实不成了,二来王氏想来也不是个傻子,敢戳皇家的肺管子。
皇后默默感慨了一下王氏的大胆,突然想到皇上剩下的话,“行为不端,那丫头干什么了,值得贾女史单独拎出来告状。”
皇上想到贾元春说的父子聚麀,都觉得脏了耳朵,如今又不是汉唐,便是皇家的公主们都规规矩矩的,皇上哪里听过这样没人伦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