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不喜贾琮的表现,又顾虑到贾道婆曾经的批命,对着众人道:“本以为琮哥儿不似他的老子,多少还有些灵慧。可如今看来,到底是个不中用的,这样的性子出去了也是个惹祸的,索性还是留在府里安生的当个太平公子算了。”
硬是要求贾琮依照原本的约定,在她老婆子死之前别想科考的事情了!
贾琮本就不是天才人物,心性也算不得多么坚强,甚至因着原生家庭的关系,骨子里是有些自卑的。
第一次被贾母要求放弃近年的科考,贾琮心里的感受其实更多的是对宝玉的嫉妒和不平,但是对自己还是自信的。
但是这一次,在宝玉的请求下贾琮得到了科考机会,但却因为一时的不顺自己闹出事来,又得到了贾母不堪大用的评价,贾琮连找个怪罪的人都找不到,偏又正值心思敏感的青春期,一下子就开始自怨自艾起来,眼见着真的要废了。
贾迎春到底和贾琮感情好了那么多年,自然见不得贾琮彻底毁了,索性给了贾琮一个建议。
让贾琮求贾母同意他去投奔探春,贾琮虽然还没有考取功名,但如今的学识一个童生的水平总是有的。
大和州急需教化人才,贾探春作为唯一一个得到圣旨的女官在大和州更是有着一个旗帜作用,贾琮若是投靠贾探春,很快就能在大和州站稳脚跟。
如此贾琮虽然大概率不能得到正式官职,但几年下来总能增长见识,只当游学就好,并不会影响贾琮对未来的规划。
而反过来,贾探春一个姑娘家在外面总有许多麻烦,贾琮过去也能帮助贾探春,也算是双赢。
但是如此一来,贾琮就得彻底离开荣国府这个富贵窝自己出去面对风风雨雨,怎么选择只能看贾琮自己选择。
贾琮想了两日到底还是答应了贾迎春的建议,贾琮心里也清楚,再在贾家呆下去自己好不容易养起来的心气怕是又没了,他到底刻苦学了好多年,总不希望一切成空。
对于贾琮的决定,贾家没有人阻止,但也没有人给予任何支持。
贾琮最后拿着贾迎春赞助的一笔银子,带着他身边的几个小厮和雇佣的镖师,自己乘着小船离开了京都,算是躲过了未来的祸事。
贾琮虽然算不得一等一的人才,但到底在大家族中长大,又接受了正统的学院教育,在大和州扫盲归化做的分外不错,受到了上司的赏识后成了一个从八品的小官。
后来也正是这个被贾家放弃的贾家子弟将被抄家后的贾家人接到了大和州,让贾家得以继续延续下来。
自从王夫人害人之事……
自从王夫人害人之事被揭穿,贾琏与王熙凤最后的情分也彻底断了。
贾琏在贾母面前很是闹了一通,嚷嚷着要休妻。
贾母自然不允许,先不提贾母是真心喜爱王熙凤,只看王子腾的面子,贾母也不能容许贾琏休妻。
但贾母能压着贾琏不休妻,却没办法让贾琏继续和王熙凤夫妻恩爱,贾琏在外面彻底无所顾忌起来。
于是乎,在去宁府吊唁的时候,贾琏就看上了贾珍父子的一对禁脔,尤二姐与尤三姐。
贾琏勾搭这姐妹二人,尤二姐很快心领神会和贾琏眉来眼去,而尤三姐却是丝毫不给反馈。
于是乎贾琏和尤二姐很快就勾搭到了一起,更是在贾蓉的暗中鼓动下,贾琏干脆将尤二姐暗地里纳为了二房。
贾琏更是承诺,只等王熙凤死了,立刻就让尤二姐成为名正言顺的琏二奶奶。
虽然自从贾敬离世,秦可卿大病一场,不但将荣府的管家权还了回去,连宁府的管家权都到了尤氏的手中。
但秦可卿毕竟管家那么多年,她的手腕又比王熙凤更加圆滑,哪怕两府中许多人都知道秦可卿府丑事,但真心信服秦可卿的下人却仍旧不少。
而且秦可卿又和王熙凤不一样,明眼人都知道王熙凤怕是爬不起来了。
毕竟哪怕娘家再得势,再得太婆婆的喜欢。但和夫君离心,又早就得了公婆不喜,膝下又眼见着不可能有儿子,甚至眼见着连寿数可能都不多了,以贾家下人那势利眼,自然不会再如向前一般对王熙凤马首是瞻。
但是秦可卿可不是这样,虽然吧,秦可卿和贾珍都关系成了不能说的秘密,她的身世也让人讳莫如深,但谁都清楚,哪怕是为了皇家颜面,秦可卿的位子也是无可动摇。
所以暂时失去管家权的秦可卿自然没有一下子就真的成了聋子瞎子,贾琏置办外宅之事自然也很快传进了秦可卿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