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那丫鬟又跑来,说太后下了懿旨,给姑娘和陛下赐了婚。这一时间求亲,一时间赐婚,给心怡绕昏了头。妙秋虽搞不明白,但她觉得自家姑娘是世间最好的女子,自然是要嫁给世间最好的男子,陛下是天子,算是最好的男子。妙秋想着,很替自家姑娘高兴。两人自顾自乐着,好一会儿才想起来此时该将姑娘喊醒。宋婉清今日睡得正香,硬生生的被心怡喊醒,又是哄又是拽的,让她起了床。心怡和妙秋把宋婉清架在梳妆台前,为她梳洗打扮。直到妙秋精挑细选了支木槿琉璃簪簪在了发间。看着浅粉色的琉璃花瓣在乌黑的发间,宋婉清才后知后觉的发问:“这是何故啊!”心怡凑过来,神神秘秘的:“太后下懿旨,替姑娘和陛下赐了婚。”“聘礼已经在前院了。”宋婉清闻言,本就不多的困意彻底消失不见,脑里是前所未有的清醒。一觉睡醒,懿旨也下了,聘礼也到了!沈长洲办事效率向来这么高吗?妙秋见自家姑娘这般淡定,有些奇怪,转念一想,应该是刚睡醒,还有些迷糊。心怡迫不及待的同宋婉清说着从前院那丫鬟口中听到的事情。说陛下是如何如何玉树临风,那位刘尚书是如何如何的齐宇轩昂,那一百零八台聘礼是如何如何的震撼。宋婉清只静静听着心怡道听途说来的略带夸张的话,时不时笑着应和两句。“还有还有,那两只大雁,有这么大呢!”心怡边说边比划。宋婉清笑出声来,妙秋也终是没有忍住笑意。心怡有些难为情:“姑娘!”妙秋的嘴角疯狂扬着,心怡气的轻打了下她的肩膀。宋婉清小声提议:“耳听为虚,要不咱们去看看。”活大雁不稀奇,一百零八台聘礼前世也见过,宋婉清想着指不定沈长洲还没走,能够偷偷去瞧上他一眼,也是好的。心怡头如捣蒜般的点着。妙秋没有吭声。妙秋性子向来沉稳,思虑的比较周全,宋婉清转头看向她。这回,妙秋点了点头,让宋婉清有些意外。妙秋察觉到自家姑娘的意外,说道:“远远的看上一眼,倒也没什么大碍。”没什么大碍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能让姑娘亲眼瞧上一瞧未来夫婿!宋婉清心满意足的站了起来,挑了件浅橙色的圆领衫,下面搭了条白色绣花百迭裙。这身衣服,是娘亲前些日子找人给自己做的,还没来得及穿过。此时府里的仆从都在前院忙活着,后院里没什么人,偌大的院子看起来空荡荡的。宋婉清穿过后院,不知怎的,心里没来由的高兴,连脚步都透着轻快。三人堪堪穿过花园,再走过垂花门就到了前院。远远就瞧见垂花门里一前一后的走来两个身影。前面那个穿深蓝色长衫的,是自家父亲。宋婉清的视线落在父亲身后的那抹绿上。视线顺着墨绿色的衣摆满满往上移,灰色的白玉宫绦随着他的脚步微微晃着,再然后是那张许久未见的脸。看上去比上次瘦了些,面部的线条愈发的清晰,让周身的气质凌厉了不少,身上那股难以接近的气息更加强烈了。许是察觉到落在身上的视线,沈长洲抬眼望了过来。长廊那头,小姑娘穿着浅橙色的圆领衫笑容妍妍,身后葳蕤的木槿花开了满枝。是他的小姑娘。沈长洲想着,嘴笑带上丝笑意。这丝笑意,让他周身的冷冽与疏离消失不见,瞧上去,不像是那威仪万千的陛下,像极了临安城中意气无双的世家公子。小舅子心怡和妙秋没想到会撞上自家老爷,两个人站在宋婉清身后,大气也不敢出,生怕被老爷瞧见,少不了一通数落。老爷身后跟了个墨绿色衣衫的公子,长身玉立,头发高高的束起,簪了支白玉素簪,眉目疏朗,隐隐透着股威严。那位刘大人此时正在前院对聘礼,此时能出现在这里的,只有陛下。想到这里,心怡和妙秋纷纷垂首。直视龙颜,是重罪。两人心里想着果真是玉树临风,前院的小丫鬟诚不欺人,只有陛下这样的人,才能与自家小姐相配。好一会儿,才听见自家小姐的声音响起:“走吧!”两人这才抬首,瞧见那两道背影在长廊上渐远,心里松了口气。看着宋婉清面上挂着的浅浅的笑,心怡和妙秋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点了点头。—城郊农庄。原本满是麦浪的田地变得光突突的,稻杆成捆成捆的堆在田边,等候一会儿装车运到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