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现在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少年罢
少年
曾经的我,也是少年。
时光穿梭,回到一百年前。
1913年。
还在图书馆里,但周围的人都不一样了,自己也穿着民国时期,胡楠第一师范的校服。
我不是别人。
我。是‘少年’。
我。是‘学生’。
在烽火岁月里的。我,和他们,和所有人,都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蔡森,一个出生在胡楠不普通的地主家里。
是啊,在这个时代读得起书的人,他又怎会普通,怎能普通了。
母亲也是一位大才之女。
只是遗憾的是,父亲却沾染上了鸦片,又是纳小妾,又是将妹妹许配给同样抽鸦片的人家,美其名曰,门当户对。
而读过书的母亲,她并不想自己的子女,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于是乎,做了一个这个时代的女性,堪称大不韪的事情。
离婚。
母亲选择了和地主家的父亲离婚,带着子女离开了这个沾满鸦片的家庭。
靠着糊柴火为生。
李云有抱怨过。
作为一个俗人,生活从吃穿不愁,还算优渥,沦落到贫穷家境,这怎么都会抱怨的吧。
但也正因为自己是一个俗人。
所以才知道,母亲的不容易。
一个人,一名坚强的女性在这个时代,独自拉扯着两个孩子。
更多的情绪被心疼所取代,所以更加认真的读书。
我有两个小。
他们一个嗜书如命,他们一个清朗丰俊,和家道中落的自己不同,他们就都有着优渥的家境,有着依然还爱着他们的爹娘。
挺好的,有这两位小。
为了家庭,曾经作为地主家大少爷的彬彬,也就是我,辍学去给人擦皮鞋贴补家用当然是偷偷的,因为不想娘亲太过劳累。
偶然的机会我知道了,胡楠第一师范,又是教育界最有名的人。
杨昌济。
一个学术界内都很推崇的人,最重要的是他的学费全免。
当京大的15o块钱学费,和胡楠第一师范的免学杂费,还有杨昌济当校长相比,似乎还是胡楠第一师范比较吸引人。
幸好我的两位小,他们也去胡楠第一师范。
我们都对于上这所学校有着不同的想法。
他想读书,读很多很多很多的书。
肖子生想陪着我们,他的性格比较散漫,我们去哪里,他便跟在哪里。不过后来他的家道却也跟着中落了,似乎跟。大清有关?
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