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汉朝之所以覆灭,除了黄巾起义之外,还有一个百年汉羌战爭。
羌乱大暴动就有两次,每次交战时间都很长。
最终大汉费铜钱就有数百亿。
中央政府为了安置无家可归的流民,赠送了大量的土地,就连皇家园林上林苑也送了出去。
可以说非常的离谱。
其中汉军对羌人的斩首是非常有意思的。
如果单纯的看史书,羌人进攻大汉的重要城市,並且占领,被汉军大败夺回,斩首数量一般都不多。
最多也就几千。
但是史书却说是大胜。
有意思的地方是,汉军主动进攻西北地区,一些蛮族地带,羌人部落生活的地方,史书记载,汉军数战数捷,但是却斩首数万。
也没说大胜,也没有占领什么重要城市,推进的距离也不是很远。
但是斩首数量就是特別的多。
此外就是一些特殊的地形上,汉唐军队创造了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大捷。
如果认真考察史料的话就会发现,这些地方都是一些山脉,雨林地区,根本难以容纳那么多人。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的斩首这么少的原因。
因为元末把老朱搞怕了。
大明在这方面是用了心的。
建立了严格的审核制度。
但是再怎么严格,总是有空子可以钻。
比如这种犁庭扫穴的行动。
对於斩首的认定就开始模糊起来了。
对村落扫荡,村民抵抗,这算是杀良冒功吗?
女真人算良民吗?
这些问题有时候都有些涉及到哲学了。
自然不太好认定,也就不太好追责了。
就算是做错了,朝廷也不至於因为这样的原因砍了人家脑袋。
大明在国內和国外的律法执行標准还是有很大差异的。
如果在大明的民间乱来,那是脱脱要杀头的。
別说杀良冒功,就是偷鸡摸狗,搞不好就得死。
古代的军法其实相当严苛的,动輒砍头、砍肢体。
可不像后世,违法一些军纪不过是加练。
別的不说,迟到是要掉脑袋的。
因此像这样的机会是很难得的,没办法,谁让大明的首级制度太严苛了呢。
想要获得首级,那不单单是勇武问题,那还是一个运气甚至技术问题。
不是你杀了人就真的可以得到首级。